讓心靈的花朵綻放

挑戰名家

作者:李家邦

【名家美文】

金色花

泰戈爾

偶爾看見人家陽台上花草繽紛,煞是豔羨,激起我養花的興致。我從朋友家陸續弄了一些花草來,海棠、月季、文竹……開始還記得澆水、鬆土,但到底很難始終不渝。我才意識到,養花是勤快人的事。

隻有仙人掌活下來了。

不論陰晴雨雪,也不論那一小盆泥土如何幹涸龜裂,它總是綠而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貪婪地吮吸著陽光和空氣。可這並未給我帶來歡愉,它既不美也不雅。我不無遺憾地想,為什麼美的總是那麼嬌弱,而不美的卻總是那麼頑強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這樣易於存活該有多好啊!對於它的存在,我並不關心,我的養花曆史也就此告一段落。(盡管仙人掌執著頑強地生長,“易於存活”,“我”卻心存遺憾,認為它“既不美也不雅”。)

許久後的黃昏,我在陽台上望遠,無意間瞥見了這盆仙人掌,它竟橫豎添了許多新節,刀戟般凜凜叉開。待細看時,我忍不住大笑起來,且不說它的大小掌節是怎樣歪歪斜斜、怪模怪樣,隻看那綠色的掌麵,竟皺皺巴巴、細紋密布,像老人的臉,越看越覺得它醜……真不知道,它會怎樣瘋長下去。也許叫它死去比叫它活著困難100倍。這可怕的東西!(蓄勢。“我”嘲笑厭惡仙人掌的“醜”,認為它是“可怕的東西”,憎惡之情,已至高潮。)

誰想夏天以後,竟發生了奇跡。(一個“竟”字,道出發現“奇跡”的驚喜之情,情節急轉直下,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久雨後的清晨,推開陽台門,蛋青色的光亮和清新的空氣撲麵而來。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團很耀眼的東西,是霞光嗎?是雨水折射的陽光嗎?我定晴一看,什麼,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並且是一朵非常漂亮的花,金黃色,12片綢緞般富有光澤的花瓣,敏感地輕顫著的柔軟的花穗,細密地遍布著雪乳般滋潤的花粉。它傲然靜立,閃爍著宮殿般輝煌燦爛的光芒……(特寫。精雕細刻,濃墨重彩,形神兼備地展現花之“美”。)

這是我見過的最美的花!

此時,仙人掌上的皺紋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賴以立身的不過是一捧泥土,要開出這樣神奇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傾注全部心血。(“是啊”“不過是”“不能不”等詞句,充分表達了作者由先前的誤解、厭惡轉為理解的心情。)

我麵對這皺紋滿麵的仙人掌和它美麗輝煌的金色花,竟流下了眼淚。我想起過去曾無所顧忌地笑過它的醜陋,深為自己的淺薄庸俗而慚愧。(照應前文。反思,愧疚。)

可以想象,仙人掌,也曾有過柔軟的葉、窈窕的枝,但為了抗拒沙漠的壓榨,它不得不變得冷峻堅強,也因為如此,在沙漠吞噬掉無數嬌美的花卉之後,我們還能欣賞到仙人掌美麗的金色花。(聯想,拓展意境,深化主題。為仙人掌曆盡千辛萬苦綻放出“最美的花”而歡欣,為“我們還能欣賞到仙人掌美麗的金色花”而慶幸。)

它並非隻是一朵寧靜亮麗的花,它不甘泯滅的美令弱者也令強者肅然起敬。

美,一旦與頑強結合,就能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畫龍點睛,一語中的。對“美”的認識,臻至深刻,警策精辟。禮讚、崇敬之情,達到高潮。)

(選自中華書局《中華活頁文選》)

【賞 析】

文章生動描述了對仙人掌的認識由膚淺、片麵到深刻、全麵的過程,由嫌憎到崇敬的情感轉變過程。作者開始“並不關心”仙人掌,因為“它既不美也不雅”。接著,嘲笑厭惡仙人掌的掌節“歪歪斜斜、怪模怪樣”,掌麵“皺皺巴巴、細紋密布”,甚至斷定它是“可怕的東西”。後來,看到它綻放出“美麗輝煌的金色花”時,才真正領悟到美的內涵:美,一旦與頑強結合,就能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作者以巧妙的構思、詩意的語言,將對仙人掌的情感變化藝術地表現了出來,既給人以思想的啟迪,又給人以藝術的享受。

【學生佳作一】

仙人掌

上海鬆江區佘山學校七年級 陸鳳琴

做完惱人的卷子,一抬頭,瞥見一抹清新的綠色。

第一次見到它時,它全身呈墨綠色,近看有一簇簇白色的刺。我很生氣,要一盆渾身是刺的仙人掌有什麼用?我想扔掉它,但媽媽始終不同意。於是我主動提出負責給仙人掌澆水,可是,後來我一滴水都沒有給它澆。我想,等它耐不住幹渴枯萎了,我就有理由把它扔掉了。焦急地等了一個月,這盆小小的仙人掌居然還那麼精神,沒有任何枯萎的跡象。我把它放到室外,讓它經受風吹日曬,但它始終沒有像我期望的那樣。(“我”以貌取“人”,心生“邪”念:想出種種辦法“虐待”仙人掌。可謂“稚”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