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決戰(二)(1 / 1)

就在一群黑衣盔甲的武士目睹淩嶽的跳崖,正要趕回齊國報信之時,楚國未來的皇位繼承人,慕容邈同樣麵臨著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場決戰。

無論是從交通要塞的角度還是從軍事防守的重要性而言,蜀國翼城向來是兵家的必爭之地。既然蜀國自己守不住,作為盟友,齊國隻好代勞了。而對於趙國來說,拿下翼城,便等於拿下了未來的蜀國。

這場大戰被後世稱為乾坤之戰。因為這場大戰的主角,一個,是為後來慕容昱稱霸天下打下堅實基礎的齊太祖慕容邈;一個,是開創了趙國盛世之治的趙高祖孟承熙。

翼城城樓下,分列兩邊的分別是各帥十萬大軍的齊國太子慕容邈和趙國國君孟承熙。兩麵各寫著“齊”,“趙”兩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的軍旗在風中飄揚。縱然天氣晴好,微風和煦,但此刻,容納下二十萬大軍的戰場上卻是前所未有的寂靜,決戰一觸即發。

一身銀色盔甲,腰係長劍的慕容邈整裝待發。他的身後,則是依次排成數列的弓箭手,步兵,騎兵和戰車部隊。每一隊都已排好陣型,隻待主帥一聲令下。

與之相對的,則是對麵孟承熙身後列隊整齊,身著藍灰色盔甲的列隊整齊的十萬之眾。正如齊國軍隊向來擅長奇門遁甲之術,多以戰車和新式兵器居多;趙軍則靠勇猛取勝。若論劍術和武藝,各國則以楚趙二國最為盛。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趙國軍隊均是精兵訓練而成,但凡出戰的士兵,個個身手不凡。故而放眼望去,趙軍戰車,戰馬數量遠少於齊軍,但趙軍驍勇善戰之名卻為天下人所知曉。

雙方的號角已吹響,伴隨著傳令兵手中搖晃的戰旗,回蕩在耳邊的是震耳欲聾的戰鼓聲。

“殺!”

“兄弟們,衝啊!”

在地震山搖的鐵蹄聲中,如潮水般湧現的雙方士兵廝殺在一起。煙塵滾滾中,無數戰車早已擺開陣勢,一路碾過身插羽箭,長劍入胸,甚至有的還掰扯在一起的無數屍身,一往直前。

刀劍聲,車輪聲,戰鼓聲,甚至是廝殺聲交織在一起,漫天蓋地。若論單打獨鬥,趙軍自然個個身手不凡,更有甚者以一敵眾,一劍刺去便是三五人倒地。若論英勇,齊軍卻也不弱,剛剛前一秒被一劍重傷,胸噴鮮血,下一刻便已強力站起,繼續拚殺。甚至到最後幹脆放下刀劍,赤手空拳的扭打在一起。

翼城城樓前,趙軍的長梯不斷架起,又不斷被城樓上的弓箭手們一一擊落;放眼望去,片刻前還烏壓壓人影一片的偌大戰場上,此刻已是橫屍遍野。趙軍的進攻越來越凶猛,也越來越急。但,遠離城樓的數裏之外,齊國的戰車卻是所向披靡,無往不利。

這一戰是齊趙兩軍相交的第一戰,也是最激烈的一戰。雙方無論兵力,糧草,甚至於布陣謀略都不分仲伯。這一役持續了三天三夜,慕容邈和孟承熙二人亦激戰了數百個回合,不分勝負。

最後,趙軍敗於齊軍裝備精良,陣式多變的戰車之下;齊軍亦折損於趙軍身手不凡,作戰勇猛的騎兵和步兵之手。雙方都已損傷數萬人馬,但仍不分勝負,不得不停戰議和。既然趙奇兩國都不能得了翼城,唯有撤手,翼城仍然歸屬於蜀國。

雖說這一役於齊國而言是不得已之戰,亦是勉強維持目前略占優勢的時局。畢竟,作為蜀國的盟國,隻要翼城不落於他國之手,翼城的戰略地位便仍然控製在齊國手中。但,經此一役,齊趙雙方都元氣大傷,無力再戰。慕容邈亦是心力交瘁,準備不日退兵回國。

在大軍準備返回之時聽到淩嶽墜崖身亡的消息,與慕容邈而言,算是安慰。即便不能為自己所用,但也已對齊國構不成威脅。因為,真正的威脅還在後麵。

“報!太子殿下,大事不好啦!”慕容邈已傳令三軍即刻啟程,剛躍上馬背,便聽得傳令兵匆忙來報。

“何事驚慌?”慕容邈勒緊僵繩,調轉馬頭道。

“回太子殿下,我大軍,我大軍染上時疫了,病情正在擴散。”傳令兵幾乎是要哭出聲道。

“什麼?”慕容邈心神大亂,險些從馬上摔下來。許久,才緩緩道:“趙國撤軍了嗎?”

“回太子,剛剛探子來報,趙國大隊人馬正在撤離。但,但若我軍不能及時控製疫情,”

“不必再說下去了,傳軍醫!”慕容邈隻覺得胸中憋悶,打斷軍師的話,揮手道。

“可有把握治愈?”慕容邈滿懷希冀的目光直直的盯著張太醫道。

“回太子,這次疫情來得突然,老臣,老臣是在不知從何下手,更不敢有萬全把握治愈。”張太醫說著,不由得低下頭,心中焦急不安,戰戰巍巍道。他心知此刻情況危急,若是不能及時研製出時疫良方,不但翼城失手,隻怕齊軍全軍覆沒,甚至整個齊國都威在旦夕。

聽罷張太醫之語,慕容邈隻覺得眼前一黑,撲通一聲從馬背上摔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