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國家機關幹部要當好“三嚴三實”的表率
省部級領導講黨課
作者:李智勇
今年4月,中央印發了《關於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方案》的通知,並專門召開會議進行了部署。作為黨中央的派出機構,工委機關要從嚴從實組織好專題教育,廣大黨員幹部要在踐行“三嚴三實”上走在前、作表率。
為什麼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三嚴三實”闡述了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政治品格、做人準則,明確了領導幹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對於“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可從以下三點深入理解:
(一)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麵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迫切需要加快建設一支既嚴又實、全麵過硬的執政骨幹隊伍。從宏觀上看,要協調推進“四個全麵”的戰略布局,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任重而道遠,領導幹部在思想上、政治上、作風上全麵過硬,才能真正承擔起曆史賦予的神聖使命。從中觀上看,目前我國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口,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發展中深層次矛盾凸顯,需要領導幹部奮發有為、敢於擔當,履行好促進改革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的職責。從微觀上看,領導幹部所在部門的困難、挑戰、風險都不少,可說是“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而且都很具體、繞不過去,必須提振精氣神、錘煉好作風、展現新作為。
(二)當前,黨員領導幹部隊伍作風不嚴、不實的問題仍比較突出,迫切需要一鼓作氣、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後,“四風”問題被壓到“五指山”下,黨風、政風為之一新。但是,作風建設還在路上,離完全、徹底解決問題,還有相當的距離。黨員領導幹部作風不嚴不實的慣性還存在,幹部教育管理上失之於寬、失之於鬆、失之於虛、失之於軟的情況仍然比較突出。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就是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基礎上,再添把火,再加把力,進一步明規矩、嚴紀律、強約束,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三)持續深入推進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迫切需要持續不斷地開展黨內經常性學習教育。改革開放以來,黨內專題集中教育活動已經成為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一個重要方式。特別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使我們黨指導集中教育活動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準。但是,黨內教育大量的、經常的,還是要靠日常的、持續的教育。集中整治和常態治理、集中教育和經常性教育結合起來,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也才是可持續的。集中教育的成果如何鞏固拓展,經常性教育如何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常抓常新,還有待形成新的經驗,並在現實中加以檢驗。這次專題教育是一次新探索,對於我們黨正確總結既往幾十年正反兩方麵的經驗,特別是這次專題教育經驗,把握規律,形成比較成熟的黨內經常性教育認識,具有重要意義。
如何認識和理解“三嚴三實”
可以從三個層麵來認識和把握:
第一個層麵,從字麵上理解“三嚴三實”的基本內涵。“嚴”有嚴肅、嚴格、嚴明、嚴正、嚴守、嚴謹等意,同寬、鬆相對;“實”有實誠、老實、實幹、實行、實踐、實在、實證等意,同虛、軟相對。具體來說,“嚴以修身”,就是嚴格按黨性、黨章的要求來提高自己、規範自己,堅定理想信念和政治追求,強化宗旨意識,追求高尚道德情操。嚴以用權,就是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嚴守權為民用,按規矩、製度、法律行使權力。嚴以律己,就是嚴格自律,慎獨慎微,自覺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謀事要實,就是謀劃事情、推進工作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出實招、求實效。創業要實,就是要樹立尊重實踐、尊重群眾、尊重曆史的正確政績觀、事業觀,努力創造惠民生、利長遠的實實在在的業績。做人要實,就是做老實人,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忠誠。“三嚴”指向改造主觀世界的內在自律,是貫徹始終、統合全麵的主線,為“三實”提供精神動力和價值支撐。其中,嚴以修身是根本,嚴以用權是核心,嚴以律己是基礎。“三實”指向改造客觀世界的外在約束,是對“三嚴”的具體化和深化。其中,做人要實是基石,謀事要實是關鍵,創業要實是目標。“三嚴三實”如果進一步概括的話,就是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的六個字“忠誠、幹淨、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