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軒的壽宴非同小可,普天之下再無第二。文官武將按照品階順序,有秩序入場,浩浩蕩蕩,氣場非同一般。雖是一頓壽宴,卻也是國宴,有番邦小國使節參加,有史官記載。
琦軒坐在龍椅上,居高臨下的看著清晏的位子,還是空著的。這個位置,安排在李浩身邊,他應該會滿意。若是按照自己心意,最好是坐在自己身邊,就怕他不願意。
段昭以兒子的身份,坐在距離他最近的位置。琦軒給了他一份禮物,他收下,擱在桌案上。
李浩也長大了,琦軒見他如同見到表妹梅如華。他的性格也繼承了他母親的隨遇而安。
別人都是拜見皇上就入座,他走到琦軒麵前,琦軒同樣也給了他一份禮物,並且囑咐:“回家之後再打開。”
“謝皇上。”李浩接下禮物,找到自己的座位。
之後是清晏,他沒有官職在身,也沒有世襲爵位,行禮自然與他人不同。琦軒很想上去扶他,但是不能。看著他站起來,也遞給他一份禮物。
清晏再次拜謝,三叩九拜,接下禮物,坐到李浩身邊。
李浩問表弟:“姑母最近如何?”
清晏微笑著回答:“很好。”
“怎麼沒有一起來?怎麼說也是公主。你看十一公主不就跟著霍大人一起來了,待會兒還能看到長公主。”
清晏有時候聽到大人們聊天,說是曾經的長公主三番兩次加害母親,所以對李槿沒有半分好感。收斂起來笑容,說了句“在家裏帶妹妹。”就不再言語。
“真的?那一定是個美人!”李浩驚喜到,“有機會帶我去見見表妹。
“好。”清晏嘴上應承下來,心裏卻很煩李浩這個人。他時不時的看著入場的人,內監一個個報名字,所以這個時候最方便將人與名字記住。
段昭不知道何時冒出來這個小鬼,季沐芳之子,季沐芳不是當年攻打周國父皇最頭痛的周國猛將麼?對他兒子這麼好,坐在王侯將相的位置裏,也不怕折他陽壽。
琦軒對三個孩子的表現盡收眼底。
李浩胸無大誌,做個閑散王爺,再合適不過。
昭兒有門戶之見,認為隻有好的家世,才能出得好人才。
清晏……他年紀最小,心思最多。單憑著他一個人跟著林新進京遊玩,就知道不是個省油的燈。不知道他長得,會是什麼樣子。生平第一次,對未來有所期待。
琦軒看的入神,霍青城拜見的時候,沿著他的目光,看見了清晏。心裏大驚,這孩子怎麼來了這裏!
清晏看幾百位官員坐定,皇上宣布開始,內監們才陸續上菜。兩人一桌,一排一排排開,看著倒也整齊。
大家紛紛向皇上祝壽,清晏也隻好舉杯,卻不苟言笑。
即使宴會,少不了歌舞表演。琴師奏樂,清晏聽著熟悉,是父親的曲子《桃花》。舞女們長袖飄飄,輕歌曼舞,清晏卻視若無睹。這個段琦軒,究竟打的什麼主意。要是想利用對父親的好感,拉攏自己,就免了。
琦軒覺得曲子好聽,就問身邊的內監:“何人作曲?”
“是臨州季沐芳,在前周一片比較流行。現在人家有喜事的,基本都吹這首曲子,歡樂啊。”內監如實回話。
琦軒聽了不說話,早知道該過目一下的。全部交給梅雲華,有時候還是會出紕漏。好不容易見到清晏,居然第一首曲子是季沐芳的。看清晏那沉思的眼神兒,就知道他在想他。
第二個節目依舊是舞蹈,李槿親自上陣,帶著幾個宮女翩翩而至。
這樣的國宴,機會難得,所有宮女都想一展頭角,萬一被皇上或者哪位王爺看中,那就光宗耀祖,下半輩子不愁了。
清晏看清楚了李槿的臉,那雙眼睛無時無刻不在勾引坐在最高處的男人。槿夫人到槿貴妃,還想當皇後麼?也是了,皇帝的女人,哪一個不想穿上鳳袍,母儀天下的。
清晏獨自喝了一杯悶酒,藏不住氣憤,隻好低下頭吃點東西。
李浩見他獨自飲酒,獨自用膳:“表弟,你不開心?”
有什麼好開心的!清晏不好發怒,收斂一切情緒,沒有看李浩的臉:“坐久了不舒服。”
“是這樣的。所以我也怕進京,要是在自己府裏,靠著躺著都行。哈哈哈!你還是忍忍吧,你看隔著三個桌子之後,六十多歲的老爺爺都還在坐著呢。”李浩指了指那些三朝元老們。
清晏掃了一眼那些花白胡子的老爺爺,這些人,段琦軒基本不用了,重用的都是寫二十歲到四十歲的年輕人。估計也就這些年輕人,能夠接受他的新思想。
無聊的宴會整整坐了一個時辰才結束了,散場的時候,清晏被大伯一把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