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紅豆 2(1 / 2)

根據儀式流程九月初五夜裏完成夜祭過天神之後,胤祥一行人便開始攀登泰山,往泰山之巔的祭壇而去。

以前常聽人說泰山高聳入雲,山路崎嶇難行,今日一試果然名不虛傳,這山路狹窄異常,坑窪不平且險阻不堪,我抬頭仰望山頂,星河燦爛,人如在雲端。

胤祥站在山崖峭壁之間,耳鬢的碎發被風吹起,一時間我恍惚看到一個衣決飄飄的仙人,而非那個平日裏的皇族之子。

山上的空氣稀薄,越往上氣溫越低,快到山頂的時候我隻覺得雙腳發麻,四肢無力,一陣頭暈眼花,我不由的感歎到,“真是缺乏鍛煉了......”

胤祥在不遠處默默看著我,眼裏滿是憐愛之意,然後退到我麵前,緩緩蹲下。

我有些不知所以,又驚又喜,不好意思的說:“胤祥,這那麼多人,你趕快起來,我不用你背。你且去,我休息一會,定能追上你的。”

他隻是笑笑,不再執拗,隨即叫來了高福兒,“讓高福兒背你。”

我本不願意,可他的眼神告訴我,沒得商量,我隻好默認了。

到達山頂的時候,天已蒙蒙亮了,隻見山頂鬆柏林立,鬱鬱蔥蔥。仰視天門,如同穴中觀天。又往上六七裏路,便是天門。

泰山之巔,鳥獸飛絕,往東處隻見新建的祭天圓台早已搭建完成,隻待君來。再往圓台兩旁看去,滿是各位先賢祭天的遺跡。

圓台高九尺,長三丈,台中立有一個一丈有餘的方形祭台。等到文武百官都到齊就位後,衛士們整齊的麵北而立,一字排開,氣勢威嚴,至此祭天封禪的大典正式開始。

胤祥從東麵的階梯緩緩步上祭台,麵北而立,手持璽印,將黃卷聖旨放入寶函之內,隨後又放入玉牒文書,最後貼上加蓋了璽印的封紙,一同埋入祭台之下的玉柱底部。

胤祥對天三拜,百官亦隨之,後胤祥起身背北麵南,百官山呼“皇上萬歲......”胤祥,代父受之。

山穀中久久回蕩著“萬歲”之聲,胤祥立於泰山之巔,時間風雨似乎一瞬間皆在腳下,四顧遙望,山霧彌漫而來,遠處山巒隱約可見。

那一刻我恍然發現,胤祥其實也有皇者之氣。

或許那個皇位本來對他來說也就隻是咫尺之遙而已。

他會去爭嗎?

###################

封禪大典結束後,禦駕於九月十五從泰州出發,返回京城。一路上,眾人對太子和胤祥的態度大相徑庭,這不免招來了不少閑言碎語,胤祥雖是故作自在,可看得出來,太子心裏早有計較。

回到京城之後,胤祥借病深居簡出,一晃大半月我們都不曾相見。

這日輪到我在禦前當值,殿上除了獨自批閱奏折的康熙便隻有我和在旁整理奏章的張廷玉二人。

安靜的連貓走路都能聽見,我習慣於無事的時候站在一旁發呆,也並未在意康熙的一舉一動。

忽然張廷玉杵了我一下,我這才發現,康熙正看著我。

我連忙俯首請罪,“是奴婢當值疏忽了,請皇上治罪。”

康熙笑著說,“起來吧,這幾日蘇麻不在都是你當值,累了吧。”

我有些羞愧於自己的不盡職,吐吐舌頭,不好意思的說,“不累,奴婢做得不好,跟蘇麻姑姑比差得遠呢。”

“好了,起來吧。”康熙闊步往外走,“隨朕到禦花園裏走走。”

我和張廷玉連忙跟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