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城治所。
“興霸果然要百騎劫營了嘛。”袁耀看著甘寧所回的信,不由得百感交集,原本想讓甘寧與董襲內外夾擊,在長江之上就令孫策敗走呢,結果沒料到孫策直接在皖城城下三裏紮營,將皖城裏裏外外圍了起來。
因此,原本的計劃不得已之下隻得改變了,在與甘寧通信之後,袁耀清楚孫權調派兩萬大軍前來援助攻城,於是我們袁耀童鞋的小心思就又活泛起來了,於是在與劉曄商談一番之後令甘寧繼續潛伏,等著孫權大軍到來。
五萬七千大軍將皖城密密麻麻的圍了起來,由於黃漪那張臭嘴,我們的孫策童鞋受不了了啊,竟然直接攻城了起來,但是由於倉促攻城,損失還是比較嚴重的。
看完了甘寧的回信,袁耀的嘴角揚了起來,後世便有甘興霸百騎劫營的故事流傳於世,甚至將甘寧與張遼都放在了一種程度之上,不過,那時候的甘寧已經比現在成熟穩重的多了,不知道這次甘寧在軍中放火,會不會凱旋。
“軍師你看。”袁耀將甘寧的回信給了劉曄,劉曄捋著胡須看了一遍又一遍。
看的我們的袁耀的嘴角都開始抽動了,隻有四個字啊歪,用得著這麼看嘛?袁耀頓覺無奈至極啊。
“軍師是否有話要說?”看到劉曄欲言又止的模樣,袁耀開口問道、
“陛下,恕曄直言,不知道這甘寧回信,有幾分的可信性?”劉曄一臉坦蕩道,“若是甘寧將軍確實心懷主公,今夜劫營一事必能成功,隻要甘寧將軍將江東糧草付之一炬,江東不戰自潰。”
“而……若是甘寧將軍早就與江東孫策沆瀣一氣,我軍出城疏為不妥,恐怕就給了江東趁虛而入的機會了。”劉曄抱拳說道,這是原則問題啊,一個水匪,誰能相信他?先前袁耀將大軍交給董襲就已經令劉曄無力吐槽了,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董襲竟然真的效忠淮南,一臉忠君的思想。
而這個甘興霸幾乎就沒有在江亭兵馬之中呆過,自從被袁耀勸降之後就被安排任務到了江東軍中,劉曄是越想越覺得不安啊,無論怎麼說,水匪,就是水匪,若是僅憑甘寧一封信就要用一萬五千大軍的性命來賭的話,劉曄實在難以接受。
“甘寧會背叛嘛?”袁耀看向一臉憂心忡忡的劉曄,知道劉曄的這個問題肯定糾結了許久才說出來的,畢竟自己對甘寧賦以重任,劉曄不想撫自己的麵子,而對於這個問題,其實袁耀也在考慮。
若說甘寧忠義無雙?前世甘寧從江夏部眾之中則是反投效了江東孫策,這樣的人算是忠義無雙嗎?不過甘寧因為出身寒門被江夏排擠倒是真的,在江東數十年,甘寧從無叛意,可這能說明什麼呢?畢竟當時江東勢力極大,根本沒有人能擋住江東的鋒芒,甘寧根本沒有道理叛逃。
若是呂布或者糜蘭這種牆頭草,袁耀是打死都不會安排如此的重任的,此刻劉曄的話,卻令袁耀不得不沉思了起來。
袁耀眉頭緊皺,稍作思忖之後便對劉曄說了起來。
“軍師,甘寧忠義無雙。”袁耀輕輕吐聲道,“再說董元代與他曾經結義,現在董元代在我帳下任職,甘寧應當不會背叛我等。”
“應該?”劉曄饒有興趣的問道。
“必然!”袁耀斬釘截鐵的對著劉曄說了起來,“甘興霸原本為水匪,我苦口婆心將他收降,委以重任,興霸必當不會負我。”
袁耀看著劉曄的眼睛深情的說了起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袁耀絕對不會做那種自毀長城的事情出來。”
“自毀長城?”劉曄的眉頭皺了起來,不禁疑惑的問道,“陛下這是何意?”
“嗯?”袁耀頓時一愣,難不成這自毀長城的詞語,現在還沒出來?袁耀略微想了想,才想起來,這個成語是南北朝時期大將檀道濟所創的,三國時期的人們當然不會知道了,哈哈,於是袁耀嘴角微翹,高深莫測的對著劉曄說道。
“秦朝萬裏長城,乃是實物,而我麾下汝等眾人,乃是我袁耀的萬裏長城啊,”
“陛下!”劉曄的眼睛都快出來了,“陛下如此信任我等,曄一定誓死以報。”
看著下麵隻跪了一個劉曄童鞋 ,袁耀頓時隻覺得自己失敗了,早知道該將一眾文武全都叫過來啊,這麼能表現本陛下魅力的事情,怎麼就隻有劉曄一人聽到了呢。
與劉曄商議完畢之後,劉曄對於甘寧的問題不再表達自己的觀點,既然陛下如此信任甘寧,劉曄也無話可說,隻能聽天由命了啊。
武安國前幾日帶著兩名校尉,押解著江東降兵已經離開了皖城,如今麾下還有董襲、張勳兩員大將,袁耀將兩員將領喚到了帳中,令他們二人點齊兵馬,準備今夜劫營。
由於敵軍的兵力實在太過龐大,即便江東軍今日死傷了數千人馬,仍然還有五萬大軍,袁耀不得已之下隻能講城中所餘下的一萬三千兵馬調出一萬部眾,董襲自領一軍,張勳自領一軍,袁耀、劉曄則是駐守皖城防止江東另有打算。
…………
孫策營帳,周瑜與孫策正相對而坐,他們將黃昏時分的計謀敲定了,奪取城門的重任,在他們的商議之下,便要交給甘寧甘興霸,這就是孫策為了顯示自己對於甘寧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