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品清供的廣濟寺(1 / 2)

妙品清供的廣濟寺

北京廣濟寺始建於南宋時期,原名西劉村寺。金、元兩代,西劉村寺一直由民間香火供奉。元代時將西劉村寺改稱報恩洪濟寺,元末毀於戰火。

明清時期的史書中,有關上關於廣濟寺緣起的記載。據明代大學士萬安所撰《弘慈廣濟寺碑銘》記載:

都城內西大市街北,有古刹廢址,相傳為西劉村寺。

清初學者餘賓碩所作《喜雲慧大師傳》中稱:

宋末有兩劉家村,在西者為西劉家村。村人劉望雲,自謂天台劉真人裔孫,得煉氣法。一日,有僧號且住者過之,望雲出迎,求其說法。因為之建寺,曰西劉村寺。

明代景泰年間,村民耕地時,發掘出陶製佛像、供器、石龜及石柱頂等物,才知是古刹遺址。

1457年至1464年,山西僧人普慧、圓洪等雲遊至此,在這裏募集資金,於廢址上重建寺廟。在當時掌管皇帝冠服的尚衣監廖屏的資助下,僅用了兩年時間就營造了一座莊嚴佛刹。

廖屏還將此事奏聞明憲宗皇帝,請賜寺名,明憲宗於1466年下詔賜名為“弘慈廣濟寺”。

在此之後,廣濟寺僧人不斷進行修複工作,直到1484年才算全部完工,次第建成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大士殿、伽藍殿、祖師殿、鍾鼓樓、齋堂、禪堂、方丈室、僧舍等,巍峨壯觀,富麗輝煌。

清代初年,恒明法師將廣濟寺改為律宗道場,在此設立戒壇,開壇傳戒。從1648年起,禮請玉光律師在寺內開堂傳戒。

1656年,清世祖順治皇帝曾遊曆廣濟寺。此後曆代皇帝對廣濟寺十分關注,多次進行修繕和擴建,但基本保持著明時重修的布局。

清代末年,道階和尚任廣濟寺住持,在寺中興辦了弘慈佛學院,學僧逾百人。

當時,廣濟寺在京城還有幾個下院,在北海西麵有柏林寺,德勝門內有蓮花寺,後海有廣化寺,西直門內有彌勒院,龍須溝有龍泉寺等,盛極一時。

廣濟寺建寺以來,薪火相傳,高僧輩出,如普慧、恒明、玉光、現明等成為一代宗師和禪門慧炬。

廣濟寺占地35畝,坐北朝南,在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山門、彌勒殿或稱天王殿、大雄殿、圓通殿或觀音殿和多寶殿。東西兩側除鍾樓、鼓樓外,還有整齊的配殿。整體布局是個“川”字形。

我國漢地建築,基本受於周代製度。《考工記》雲:

天下之地勢,兩山之間,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

“川”字形布局,象征河流百川,又有佛教“芥子納須彌”的含義,寺院就是大千世界,故“川”字形建築裏突出主次的關係,這隻是佛菩薩在成就上的差異,絲毫沒有倫理上的差別。

以多座建築組成的廟宇,通常均取左右均齊之絕對整齊,對稱布局,其所注目重者,乃主要中線之成立。其布置秩序均為左右分之,適於禮儀之莊嚴場合。

山門、殿堂、樓閣等不同類型建築合成庭院。把建築分解成最小的基本單元“間”,間與前麵的空間“院”,組合成“院、間”的建築模式,這虛實的空間有水墨畫計白當黑的審美理念,而在佛教中體現了“空與無”的思想內涵。寺中重要的殿堂一般都排列在中軸線上。

進入廣濟寺,第一眼讓人注目的是天王殿。這裏有明代仿唐三彩的四大天王,象征著“風調雨順”。

中間為明代銅彌勒像。隻見他半盤半坐於蓮花座上,法相莊嚴,這和我國大多數佛寺中供奉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的布袋和尚像不同。布袋和尚隻是傳說中彌勒佛的化身形象,廣濟寺天王殿中所供奉的是天冠彌勒,其實這才是彌勒佛原本的形象。

廣濟寺最大的殿堂是大雄殿。此殿著黃琉璃瓦,殿脊有香水海,又名華藏世界海,整體呈“山”形,由水、蓮花和一個梵字構成,寓意永恒世界、不生不死。此種殿脊在北京地區獨此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