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信任(1 / 2)

信任一個人有時需要許多年的時間。

因此,有些人甚至終其一生也沒有真正信任過任何一個人,倘若你隻信任那些能夠討你歡心的人,那是毫無意義的;

倘若你信任你所見到的每一個人,那你就是一個傻瓜;

倘若你毫不猶疑、匆匆忙忙地去信任一個人,那你就可能也會那麼快地被你所信任的那個人背棄;

倘若你隻是出於某種膚淺的需要去信任一個人,那麼旋踵而來的可能就是惱人的猜忌和背叛;

但倘若你遲遲不敢去信任一個值得你信任的人,那永遠不能獲得愛的甘甜和人間的溫暖,你的一生也將會因此而黯淡無光。

信任是一種有生命的感覺,信任也是一種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種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

你有義務去信任另一個人,除非你能證實那個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權受到另一個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證實不值得那個人信任。

信任是一種希望,希望得到別人真誠的對待,希望有一些知心話偷偷說給某人聽,希望自己無助時有人幫助自己,希望自己得意時有人真心的祝願,總之,信任是一切人與人之間美好感情的基礎。

有人說,現代人,特別是城市人象蝸牛,外表有個硬硬的殼,殼裏麵卻是柔軟和脆弱。

在人和人接觸時都害怕被傷害,所以幹脆就不交往,或者向蝸牛一樣躲在殼裏,時刻不忘保護自己,然後伸出觸角,小心翼翼地和對方接觸。

美好的感情是有限的和可遇不可得的,信任也是這樣,需要慢慢地,小心地培養,畢竟如果信任錯了對象,損失的不止是金錢、事業,還有曾經以為寶貴的感情,還會損傷自尊心和自信心。

信任,是相信並敢於托付。信任的意義就是在一起能快樂。信任是一種有生命的感覺,也是一種高尚的情感,更是一種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

就生命而言,人的本性是無我的,無私的,而被生存和發展帶來了自我與自私。

生存和發展必然需要信任,而信任與自我、自私是矛盾的。因此,人與人之間並不是人性的自然的信任。

我們需要信任,是我們所追求的被認同和尊重的人生價值所決定的,至少在我們的意識層麵需要信任而得到快樂。

那麼,信任就成了一種無形的物資,物資創造了大腦,大腦創造了過去和未來,過去和未來帶來了欲望。

當信任變成一種欲望時,就有了一個欲求的過程,也就是能證明而得到的過程。

當信任不是目的而是一種過程時,我們的思維模式所肯定的並不是目的而是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能開始證明的就是情感。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是零,是由於摻進了情感,才能開始這個證明的過程。

生存源於物資,發展需要物資,情感與物資已經密不可分。

隻要情感無需物資至少是對生命的不負責,隻要物資不需情感至少是對人性的侮辱。所以,信任同時建立在物資的基礎上。

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信任另一個人,也有權力受到另一個人的信任,而信任度就取決於情感的深淺與物資的多少。

如果僅就情感去信任一個能讓你歡心的人,那是毫無意義的,至少會影響物資而衝緩發展;

如果僅就物資去信任一個能暫時讓你舒適的人,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那個人的背棄,至少旋踵而來的是猜忌和矛盾。

如果遲遲不敢去信任一個值得你信任的人,那麼你永遠不能獲得愛的甘甜和人間的溫暖,至少你的一生將會黯淡無光。

因此,在生活中我們要內斂情感,明銳理智,在信任與被信任同時提升的情況下,我們才能獲得情感與物資上的雙重快樂,才能更好的生存和良性的發展下去,才能更高更快的實現我們人生的價值。

“大家記住我說的嗎?”

“記住了,記住了……不過阿爹,這個辦法可行嗎?”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但現在也就隻有這個辦法了,不行也得行。還是說,你有更好的辦法?”

當阿爹這樣問出後,在場的人都陷入了沉默,氣氛一下有些尷尬,其中有個算領頭就照阿爹說的做,你們又不是不知道,阿爹跟我們這在一起這麼久,什麼時候失信於我們。”

聽了領頭的話後,大家也都覺得失態了,個個都覺得心裏也對不住他,連連道歉,尤其是阿強,他覺得剛剛就不該那樣說他,“阿爹,我就是個笨驢子,你別往心裏去,別和我這個不識字的人一般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