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軸線上的皇城正門
明代的北京城由一條長達8000米的中軸線縱貫南北。外城南麵正中的永定門是中軸線的起點,終點在皇城北門外的鍾、鼓樓。
全城最宏大的建築和空間都安排在這條軸線上,其他各建築物也都依這條軸線作有機的布置和配合,且左右對稱,整個設計和布局形成一個完整和諧、前所未有的巨大建築群。
“無以壯麗,尤以重威”。作為皇城正門的承天門就坐落在這條中軸線的中段上。從中軸線上宮城與皇城的建築布局,可以看出承天門所具有的重要地位。這一切的設計布局,以及由此構成的宏偉建築和空間,烘托出封建帝王至高無上的威嚴。
承天門雖是皇城的正門,但它與紫禁城的建築是融
為一體的。為了增加紫禁城前肅穆、深透的莊嚴氣氛,設計者將紫禁城與正陽門的距離拉長了3裏之遙,在其間興建了大明門、承天門和端門等建築,一方麵給紫禁城增加了意境的序幕,更主要的是為了符合《禮記》所載的三朝五門之製。
從高聳的正陽門進大明門後,開始步入帝王的統治
中心,建築物的節奏也隨之有了變化。但見漫長、幽深的中心禦路縱長伸遠至森嚴、神秘的內宮,禦路兩旁通脊聯簷的千步廊及兩側文東武西對稱排列著的五府六部等中央官署,構成了一個錯落有致的空間,使人目不斜視地直往天安門遙望。
金水橋前,寬闊的“T”字形廣場給人以豁然開朗的感覺。朱紅城台的背景前,五座精美的漢白玉石橋與金水橋兩岸的欄牆,遠遠望去仿佛線繞著一片白雲,承托著宏偉壯麗的皇城正門承天門。
承天門往北則端門之間僅140米,兩旁工整一致的平排朝房,與天安門、端門兩個高大建築相比顯得相形見拙;東有陶左門,西有闕右門,按照“左祖右社”的規製,在承天門東側建有祭祀祖先的太廟建築群,西側有一組祭祀土地、五穀神的社稷壇建築群。
午門以內,驟然出現一個廣闊的庭院,前麵橫亙著內金水河,它與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群體建築,構成了一個龐大而宏偉的宮廷建築群。
由此可見,承天門是中軸線上的第一重門。而中軸線上這一有收斂、有放縱、有高昂、有低回的精美設計,體現了藝術上的抑揚頓挫的韻律,靈活地表現出起伏錯落、平中出奇的建築格局。
據史料《明宮城圖》記載:明代初建的承天門黃瓦、朱柱,上為麵闊五間的門樓,下為開有五孔的城台,外有金水橋五座對應,兩側分列石獅和華表。
在承天門城樓前,有一條河流經過。這條河曾因形似玉帶,有人稱它“玉帶河”,或“玉河”,又因其位於元朝皇宮處,俗稱“禦河”。
後因此河的源頭是從西邊而來,來自京西宛平縣玉泉山,流至義和門南水門入京城。所以元代按照古代陰陽五行學說西方屬於金的說法,稱之為“金水河”。
金水河分為內金水河和外金水河。流經故宮內太和殿門前的是內金水河,流經天安門前的金水河為外金水河。
明代以後,金水河的主要作用是保障宮廷用水和防護城垣,即所謂“金城場池,深溝高全”。在這一時期,皇宮撲火的幾次大的火災,都得益於金水河的水。
外金水河全長500米,河寬18米,河深約5米,河北岸邊沿距天安門牆基32米。兩岸均由巨型石條砌成,岸上築有矮牆。
碧波蕩漾的河水,映照著天安門城樓,格外美麗燦爛。後來,金水河僅有承天門前的一段,已成為承天門的裝飾,而且大部分改為了暗河。
在永樂年間,明朝以元朝皇城的周橋為藍本,建造了內、外金水橋。內金水橋位於故宮內太和門前廣場內金水河上,係五座並列單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橫亙在承天門前外金水河上的,五座並列的三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為外金水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