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有逆鱗,觸之即死!!!
很顯然中年導演就觸犯了葉龍的逆鱗,葉龍沒有立馬殺了他,已經算是很有耐性了。而且他也是顧及到這裏是學校,當眾殺人雖然他不怕,事情可以很簡單的就掩蓋住了,可是有事麻煩能省就省。
中年導演被葉龍的殺人的眼光和陰冷的語氣,嚇得倒退了好幾步,像他這樣的人很怕死,所以他相信葉龍的話,聽到他的話就好像是聽到了地獄勾魂使者說話一樣。所以他雖然很不想放棄這些搖錢樹,但是搖錢樹搖下來的錢,他也要先得有命去花才行。
中年導演帶著不舍和對葉龍深深的恐懼急忙跑開了!
“咯咯!老公,你好有“潛力”哦,竟然都有導演看上你了。”等中年導演離開後,又隻剩下他們的時候,吳筱月對葉龍笑道。
“你這個小妮子竟然也笑話我,是不是找打啊?”葉龍轉過頭對吳筱月賊笑著說道。
吳筱月回了葉龍一個有本事你就過來的眼神後,看到葉龍真的向自己走過來,於是急忙躲到了韓玲的身後,對葉龍吐著舌頭。
就在葉龍想要跑過去找吳筱月“算賬”的時候,主持人再次報幕,“大家歡迎葉龍同學再次登台,為我們表演最後的一個精彩節目。”
“葉龍哥哥,不要鬧了,又輪到你上台了。”夏小萱阻止正要胡鬧的葉龍,說道。
她很期待這一次她的葉龍哥哥又會給她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不僅僅是她,就連吳筱月,韓玲和白瑩瑩三女也都是一臉的希夷。
葉龍好像知道三女所想一樣,對三女神秘的說道,“你們等著聽好了。”
說完就再次上了舞台,而葉龍也並沒有一上台就開始表演,他在主持人的耳邊輕語了幾句,雖然主持人驚訝,但是還是在葉龍淡定的點頭後,去後台準備去了,不多時就有幾個負責後勤的學生抬了一架鋼琴,擺在了舞台中間。
所有人都驚訝的看著這一幕,抬一架鋼琴上來做什麼?莫非葉龍想要彈鋼琴?
雖然天齊的學生都是富家子弟,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富家子弟都會喜歡這麼陶冶情操的東西,所以會彈鋼琴,會吹笛子,會拉小提琴或者大提琴等等樂曲的富家子弟並不多,而會這些樂器的更多的是女孩。
所以在葉龍慢慢的坐在鋼琴的麵前時,所有人得到他們的猜想是正確的答案,同時也都十分期待的等待著葉龍的演奏,想看看葉龍這一次能給他們帶來怎麼樣的震撼。
葉龍坐在鋼琴前,他並沒與急著開始彈,回想了一下上午在圖書館所看的樂譜,然後睜開眼睛,邪笑不自覺的掛在了嘴邊,雙手開始在鋼琴鍵上遊走著。
《卡農》這首優美的樂章從葉龍的指尖流露出來,所聽之人再次陷入了這種優美的旋律當中,久久無法自拔。
《卡農》最原始的版本今天已無緣聽到,雖然葉龍是第二次彈奏鋼琴,但是他所彈的卡農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最接近原始的版本的。
“卡農(canon)”這個詞原意是指教規、宗教法規、規則或者經典之意,在音樂上是指複調音樂的一種寫作技法:各個聲部有規則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後麵的聲部按一定的時間距離依次模仿前一聲部的旋律。
卡農的最早曆史,可以追溯至13世紀的民間音樂形式,如狩獵曲、輪唱曲等。輪唱曲是一種小型聲樂曲,其形式為各聲部以相同間距進入的同度無終卡農,13世紀以後流行於英國。15世紀出現了完整的卡農曲,並為佛蘭德樂派的作曲家所喜用。此後,卡農經常作為一種獨立的小型樂曲或大型樂曲中的一個段落而被運用。
卡農並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字麵上意思是「輪唱」,原意為“規律”。指的是複調音樂的一種寫作技法。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隨著另一聲部,數個聲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現,交叉進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纏繞,而聲部幾乎是單調意義上的重複。直到最後……最後的一個小結,最後的一個和弦,它們會融合在一起,永不分離。纏綿至極的音樂,就像兩個人生死追隨。
今天我們最熟悉的卡農作品乃是帕赫貝爾(Johann Pachelbel)的《D大調卡農》(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也稱作《帕赫貝爾的卡農》(Pachelbels Canon)。此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啟奏,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後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後僅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僅兩小節的旋律供重複拉奏;大提琴從頭到尾也僅有兩小節,重複達二十八次之多。這段音樂雖然不斷回旋往複,但其旋律之美不讓人覺得單調,反而感覺動聽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