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祭陵(2 / 3)

“我才受不了你,每次向你傾訴心事,你都要打岔,一點也不善解人意。要是從前,有哪個妃嬪這樣不解風情,朕早就將她打入冷宮了。”

“知道了。董鄂妃最解風情最善解人意了,是不?她的確是天下第一賢妃,那種忍辱負重,克已奉公,自我犧牲的精神有幾人能做到?”

孟飛樂了:“看來你十分了解朕的愛妃。真是太好了。所以說今天,為愛妃花這麼點錢實在算不得什麼?”

“停!停!停!看來我不得不重申一遍。董鄂妃是董鄂妃,朱珠是朱珠,朱珠可不是你的賢妃,她不僅不懂得琴棋書畫,更沒有……哎,算了,算了,不說了,反正你認定了我說也沒用。”

已經是下午四點鍾,兩人不敢耽擱,先去買了些香燭紙錢供品。在來之前,孟飛已經上網查了十分清楚,對整座陵寢布局了然於心。他們直奔昭西陵,孝莊皇太後的陵墓在東陵之外靠大門口的邊邊上,不在陵墓之內。兩人怕被管理員看到,偷偷祭拜完,又走遠些燒紙錢。孟飛十分感慨,獨立良久,欷噓不已,背對著小夢大約落了淚。小夢偷眼瞧他,不忍打斷他的傷感情懷。顧自忙碌著清理了一番地麵。

祭陵完已經是四點半,孟飛還想到東陵裏麵看看他的皇子皇孫皇媳皇女們,隻好買了兩張門票,順著神路走上去,神路兩旁是十幾對動物和三對文官三對武官的雕塑。

小夢不顧孟飛揶揄,到車上取酒店的剩菜剩飯,她捱不了餓。此刻,拎著剩菜剩飯走這條神路,她心裏的感慨不下於孟飛,畢竟,這裏埋葬著的古人有些是她曾經相處過的。這一路,她隻管拿眼瞄孟飛,不敢與他說話。她覺得,或許此刻,他最需要的是靜靜緬懷。

此時不是黃金周,遊客稀少。一般遊客參觀清東陵主要看康熙、乾隆、慈禧太後和孝莊皇太後的墓。康熙的陵墓沒有開放,隻有氣勢恢宏的幾個金黃琉璃瓦頂大殿。乾隆、慈禧太後和香妃的陵墓被挖掘開了,並供遊人參觀。其中數乾隆的陵墓最為豪華,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孟飛暫且顧不上他那些皇子皇孫皇媳們,首先直奔的卻是自己的陵墓。他在孝陵徘徊良久,這裏麵也許隻有他的掩人耳目的衣冠,但實實在在的卻合葬著兩位皇後——孝康皇後與孝獻皇後。孝康皇後是康熙帝的生母,而孝獻皇後正是死後被追尊為皇後的董鄂妃。

孟飛的眼眶紅了,這兩個月來,他雖追求朱珠,但也很明白,他的至愛,一生情愛所係的婉如其實已經仙逝了。一縷香魂靜靜地掩埋腳底下,他與她已經徹底永別了。他哽咽泣下,不能自已。

小夢見他如此,不覺動容,潸然淚下。過了許久,她忍住情緒上前說幾句寬慰的話。無非是節哀順便之類。董鄂妃逝去時,她已經回到二十一世紀,她在史料中見過許多描寫董鄂妃仙逝後福臨的哀痛,尋死覓活及逾製厚葬的文字。而真正親眼見他哀傷的隻有這一次。她寬慰了幾句,便說不下去了。她已經分不清究竟孟飛哀傷的是她杜小夢的死還是董鄂妃的逝。

暮色四合,山風拂過,清涼徹骨。這裏的四月依然涼意沁人。忽聽孟飛低哦:“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杜小夢心領神會,他隻挑揀些合乎心境的詩句隨口念念,於是她也接下去誦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孟飛回首對她會心一笑,笑容裏隱含淡淡憂愁與感傷。“你一定餓壞了吧。我們找個地方吃飯吧。”孟飛溫柔的聲音十分具有殺傷力。杜小夢又癡了——他要溫柔起來,真是神仙也沒法抵擋。

“OK!耶!我等你這句話等好久了。”小夢為掩飾心緒,故作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