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4日早上6點,因為從來沒有一個人坐過飛機,我提前很早起床,立馬退房拖著箱子就走向機場,不過一切很順利,之前我在淘票網上訂的機票沒有讓我失望,我拿到了登機牌,之後就是安檢,那個安檢的把我當壞人了,對我各種搜身,而且搜了一遍還覺得不過癮,連續搜了我三遍,終於在沒有任何疑問的情況下,我通過了安檢,然後就傻嗬嗬的在那兒等灰機了,一切都在正常的情況下繼續,隻是我在候機樓裏等了很久很久。再見,成都!
中午時刻我到了沈陽桃仙機場,成功的和方接上了頭,開始了東北遊,在沈陽我們參觀了**哈赤進京前的沈陽老故宮,去白清寨體驗了亞洲賽道級別的滑雪,臨走前還去了孔英閣極力推薦的大帥府參觀。還去吃了豬血燉粉條,熏肉大餅,以及東北餃子。在那兒我學到了,原來沈陽是清朝這個朝代的開始,滑雪真的挺好玩的,大帥府留下的可謂半個民國的曆史。方找的酒店很不錯,四星級,隻要兩百多一天。在掛滿冰花的窗戶上,我深深的體驗了零下20度和零上20度的差別,或許就是一牆之隔。在東北冰箱是用來保溫的,不然會太冷的。冰天雪地的撒泡尿最要擔心的是會不會把jj給凍住。而沈陽的大街上讓我映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星星點點的冰凍的痰液了。
玩完了沈陽,我們就想北京出發,北京,首都。讓我開開眼見的地方。故宮天安門那是必須的,毛主席紀念堂八達嶺長城那肯定是雷打不動一定要去的,全聚德烤鴨是要品嚐的。那也容我一點一點的說。
沒怎麼出去見見世界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一樣,永遠會覺得自己頭上的一片天就是最大的一片天,自己住的地方就是最好的地方。自然而然,狂妄,自大,傲慢這些情緒也就會在心中滋生,因為在他眼中沒有比他更好的了。那時候的我就是那樣。畢竟來說杭州在國內好歹也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好城市,國內除了北上廣深後麵基本就是杭州了。帶著隻是旅遊的心態去了北京。有句俗話說到了廣東才知道自己票子少了,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官小了。北京幾代的王朝,中國的首都,龍城,有多少的人擠破腦袋要往這裏紮。在我的腦海裏的北京可以這樣概括,天安門邊上有一個人民大會堂,旁邊有個紀念碑,天安門後麵是故宮,故宮後麵是座山,估計北京跟杭州一樣。高中的時候我還嘲笑我媽有關北京的評論。
到達北京的第一天,還好是旅遊淡季,方給我安排的是一家連鎖酒店,雖然沒在沈陽的那麼好但是也不錯,不過性價比就不高了。之後呢就出去隨便逛逛了。然後,那天就沒有然後了。
北京,給我一巴掌的地方。第一天當然要參觀故宮啦,在天安門拍了些照,就去故宮了。故宮很大很大,完全不能理解的一種奢華,它也在悄悄暗示著為什麼這麼多人想擠入北京。鍋碗瓢盆,不是純金就是鍍金,座椅桌床,全是名貴木材,屋頂的瓦片以及瓦當或者裝飾無不體現出了當時的一種奢侈,一種王權的象征,一種高度集權的表現,就算被八國聯軍洗劫後的中國依然富的流油,用奢侈去形容都顯得有些寒酸。當時正是旅遊淡季,故宮裏麵有很多場館沒開放,不過就算如此那天也真夠我們嗆的從上午晃啊晃,晃到下午才勉強的走馬觀花般的看完,不禁感歎,我要是能帶回去一個,何愁工作,何愁養家啊。逛完故宮從後門出去的,北京有座後山,叫香山,就是紫荊城的後山,姑且應該是當時皇宮裏的人的後花園吧。我們爬上香山,回頭望去,那時候真的被紫荊城驚呆了,方方正正的紫荊城,每個角上都有高樓壓陣,從地安門到天安門就是直線,皇城的氣場在中國紅中被渲染,那種莊嚴以及給人的敬畏足以解釋為何見天子要跪拜,那種權力,那種威望是何等人才能擁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就是江山,這就是朝野,這就是皇權,沒有人敢挑戰。
下了香山,我們去了後海,那時候的後海正好結著冰,不過我們沒去滑冰,倒是租了一輛二人騎的自行車,兩個小2缺在北京的路上騎著自行車,好不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