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漸入角色(2 / 2)

2011年3月,幾號我肯定記不住了,但我知道我參加了一次旅行團,因為清明節來了,我和大個兒約定一道去九寨溝玩,就是清明節了,合同價格是380元,再加上一些自費項目,這些都是不成文的規定了。那次旅行算是一個開始,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拉開我戶外旅遊序幕的旅行。我背的是一個耐克單肩包,根據要求帶了一些過冬的衣服,畢竟高中學過高海拔氣溫低,就這樣我們在清明節開始前的一天晚上到了成都並且找了個叫九龍紋的賓館住下了,期待著我們的九寨之旅。

第二天一大早,應該是6點左右吧,那個時候天還沒亮,我們在白芙蓉賓館前和旅行團接上了頭,一切順利。去九寨溝的路線麼,一般都是走213國道去汶川然後再去九寨。真沒想到,來四川沒多久就這麼意外的能到汶川去看看08年地震的遺址,還沒到汶川那周邊的高山已經吸引著我,幾乎是高聳如雲的高山,插在雲端,邊上那條流水應該叫做岷江,陡峭的懸崖上躺著無數當時地震崩下來的碎石,那種地震帶來破壞不言而喻,路邊還是不是有著當年213國道的舊址,斷壁殘垣和堰塞湖還有被水淹了一般的房屋。導遊是個藏族人,好像叫切個男,在路上向我們說著當年地震的時候他是如何帶領著團隊走出中斷的公路的,的確,獲得了不少的掌聲。不過話說回來,他倒是很好的體現了川西開發帶來的一些小小的問題,貪財以及不講道理。合同上明明說好的價格到他手上收費的時候就得變變,出來混,由於還是在藏區,那個時候都知道藏人要鬧**,所以忍一時風平浪靜,沒辦法為了不自找麻煩我也隻能多交了50塊錢的冤枉錢。第一天我們幾乎就會在大巴上度過的,唯一可謂的景點就是那個什麼很大的瀑布,慘了,名字都忘了,不過那個瀑布的確挺大的,在那兒我已經感受到了一種寒冷,一種來自高原的寒冷,確切的說是亞高原的氣場。腳邊竟然時不時的能看到雪,對於不冷的四川來說已經是很稀奇了,一個瀑布能玩多久?玩不了多久我們就上車了,繼續無聊的坐車路過九寨情人拐,路過九寨人民心中的七星賓館九寨天堂後,我們到了一個藏家,也就是團隊活動中的一個自費項目藏家篝火晚會,雖然說那個篝火晚會是一個很商業化的活動,而且是一個隻是藏族軀殼內在全是漢文化的晚會,不過對於當時的我,當時自以為是的我已經算是大開眼見了。藏族,一個仿佛神秘卻好像又不陌生的民族。我也從沒想過我會在20歲不到的時候就能見到藏族人,甚至跑到藏人的聚集地去。根據活動慣例,我和大個兒被安排到了客廳裏麵,確切的說是藏式客廳裏麵,客廳全都是藏式建築,桌子是藏式風格的,挺矮的,凳子是條凳,反正坐在那挺湊活的。桌上擺著亂七八糟的吃的,在印象裏有酥油茶,青稞酒,烤羊肉,烤牛肉,蕨菜等,在印象中已經被昏暗的燈光給漸漸的抹去了蹤影了。我們入座沒多久,就來了個老啊媽,確切的說應該是藏家晚會的主持人,她教了我們一些簡單的藏語,就是什麼色魔,色狼,(帥哥美女),謝謝。之後呢就開始飆歌,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藏族人的歌喉那個真的是天然的好,那高音由於高原的白雪一樣純淨,無暇。說實話,真的能打動心中的某一條弦。飆歌之後呢,就是藏式婚禮,隨便拉一個龍套,然後和個女的來個臨時的拉郎配,讓大家瞧瞧什麼是藏式婚禮,之後再教我們如何喝酒與敬酒,最讓我吃驚的是,他們盡然把藏語敬酒詞變成像漢語的順口溜一樣,讓我們一群漢人喊得不亦樂乎,盡管這是藏家人的晚會,漢人挺習慣的。那個時候我就應約的感覺到了什麼,卻又無法組織言語,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去球的旅遊資源開發吧,搞出了一堆騙人的東西,把原本好好的文化都給弄成了四不像。好吧,言歸正傳,讓其他人去在那兒喝酒起哄,我和大個兒就在角落裏,抓緊時間吃,把那烤犛牛肉,那烤羊肉,死了命的吃,不過心中還是謹記這導遊的教誨,到了高原不要猛吃,猛喝,猛動,那樣容易高反。當時我感覺還沒吃多少,晚會盡然就快要結束了,那老媽子竟然邀請我們出去跳舞,天哪!我還沒吃飽啊。沒辦法,看著那外焦裏嫩的肉,隻能出去了,跟著大隊伍圍著篝火跳著藏舞。藏舞,就是圍著個篝火大家轉圈,然後左腳往右邊踢一下,然後反方向繼續轉圈然後,右腳往左邊踢一下,讓後大家舉起手向篝火靠攏然後再散開,大致流程就這樣了。很快,我們的晚會就到了尾聲,在我們離開之際,那老媽子的女兒開始像我們兜售當時我們跳舞時候的照片,大個兒覺得不錯買了張,至於我,她壓根沒找到我的。就這樣,我們住進了賓館,然後晚上大個兒去參加了藏族歌舞會,我就在附近晃蕩,心裏忐忑著,九寨溝到底會怎樣,它會好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