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丁香疑案(1 / 2)

隻能聽到胡大爺咬牙切齒的聲音:“徐三那個叛徒,當年給八國聯軍的洋鬼子帶過路!就連十三爺,也是被那家夥害死的。”

“什麼?”丁立完全都沒有想到,徐卓浩這家夥臉皮夠厚,居然這般了還好意思跟自己論起師兄弟。他忽然想起來了,就說:“胡元堂的那個寶貝羅盤就在徐卓浩手裏!在湘西科甲洞的時候,我看見他用過。”其實丁立沒有看見徐卓浩用過,隻是羅應山那個老鬼給他說的。不過解釋起來太複雜,丁立就往簡單來說。

“那就更沒錯了!”胡大爺恨的咬牙切齒,丁立似乎都能聽見磨牙的聲音:“徐三把十三爺給害死了,投奔了洋人。七叔,也就是胡可俠當時還追殺過他,追到歐洲去,都一直沒有找到人!”

“那個徐三當年究竟幹什麼事情了?”丁立問。

“幹什麼事情了?”胡大爺冷哼一聲:“他能幹什麼好事?搶劫圓明園!”

“啊,”丁立算是大吃一驚了:“他搶劫了圓明園?”

“龔孝琪你聽說過吧?”胡大爺問。

丁立頓時赫然,不好意思道:“還真沒聽說過!”

“那龔自珍你知道吧?”胡大爺又問。

丁立對這種啟發式的說法膩味透了 ,還沒有說話。張雨忽然插了一句:“我知道龔孝琪是誰?”

原來胡大爺老奸巨猾的,說到這些不重要的事情的時候聲音大了一些,有意給別人聽到。

“龔孝琪是龔自珍的兒子,就是我上學的時候學的那首詩,萬馬齊喑究可哀。那就是龔自珍的詩!”張雨插口道。

丁立想的卻是另外一回事兒:“不對啊?時間對不上吧,火燒圓明園的時候好像是1840年……”

“1860年……”,張雨打斷了丁立的話。丁立頓時有些臉紅,不過好在黑暗之中也沒人能看出來,他就說:“好吧,就算是1860年好了,胡可俠是什麼時候的人啊?”

胡大爺冷笑道:“他說的話你也相信,徐三不是十三爺的弟子,而是師弟。要不然就是你聽錯了!這件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龔孝琪是龔自珍的長子,自幼好學,天資豔人,其父所藏書,無所不讀,為學浩博無涯。輕輕的時候,就跟隨龔自珍入京城。此時他已經通曉滿、蒙兼西洋文字。然而他卻性格孤僻,落落寡合,很少與人說話。道光十四年,參加鄉試,未中,惱怒之下竟發誓再也不參加科舉考試。

龔自珍去世之後,他搬到上海,時近中年,生活寥落,靠賣書維持生計。這時候,結識了英國駐上海副領事威妥瑪,並且成為他的幕賓,出任記室之職。

鹹豐十年八月,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城郊,威妥瑪任額爾金的通事,龔孝琪因此而與額爾金相識。額爾金“欲徑攻京城,孝琪力止之。言圓明園珍物山積,中國精華之所萃,毀此亦可償所忿矣”。額爾金采納了他的建議。聯軍繞過德勝門,直撲海澱,直奔圓明園。這次進軍“孝琪實通往,單騎先入,取金玉重器而歸”。

後來這廝被的不義行徑為世人所詬罵,就連他的家人朋友都不再理他,他唯一的弟弟也和他斷絕往來。

他本來娶有妻室,並生有二子,在事變之後,又納一妾。並且從此改號為“半倫”意思即為從此以後,他已無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而隻有一妾。其處境和為人可見一斑。

客居上海十多年,恣意揮霍,所得的不義之財很快被滌蕩一空,晚年窮苦潦倒,所納的妾也很快離他而去,1869年,患上精神分裂,發狂而死。俗話說:天作孽可恕,人作孽不可活。用在他的身上可謂十分恰切。

龔橙是龔自珍的長子,字孝拱,號半倫。中國人講究“五倫”,可這位龔大公子除了自己的小老婆,別的通通不愛,故自號“半倫”,真是“坦誠”得讓人佩服。

龔半倫雖放蕩不羈,可並非不學無術之徒,相反他自幼聰穎,“藏書極富,甲於江浙,多四庫中未收之書”,少時即“沉酣其中”。

龔半倫雖家學淵源,又有嚴父親授,卻生性狂傲、喜空談,世稱狂士。為此,龔自珍曾多次勸勉兒子要踏實做學問。可惜,龔半倫辜負了父親的期望。後來他流落到上海,依然放蕩不羈,揮霍狎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