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依看著他,眼睛裏有淚水,堅定的開口。
慕容謹言點了點頭,就把他和李依依之間的事情告訴了李青依,也說了有人想要害他的事,李青依聽著也跟著擔心起來。
李青依開開口道:“我覺得這件事太過奇怪了,會不會殺素姬的人和給你下毒的是同一個人,而且這件事肯定跟那個李依依有關,雖然當年我母親對她可能有所虧欠,但在沒查清楚她的身邊之前,不能掉以輕心。”
“嗯,朕也這麼覺得,所以朕才先順著那李依依的話去做,看看她之後要做什麼,朕已經派人去看著她的一舉一動,一旦有什麼不對勁的,會有人馬上通知朕,至於要害朕的人確實沒有頭緒,但救朕的人朕覺得是上官無。”
慕容謹言聽見李青依的話,想到確實不能放過李依依,若是她是那個孩子還行,也隻當他們虧欠了她,但若不是,事情真和她有關的話,必然不會放過她。
“謹言,不管如何你都要小心,既然有人要害你,我們就得多加防範,若師傅知道這一切,我們得想辦法先找到他,應該過不了多久就會有他的消息了,有個人一直跟著他的行蹤。”
說到這,李青依想起了風策。
他跟著師傅這麼久,也許知道些什麼,等他來了宮中也許會有些眉目。
“現在敵在暗我們在明,也隻能等待他再次來的時候,朕才有機會將他抓住,對了青依,你們回來之前朕收到了一封敵國的書信,信中想要與大梁不在打仗,有意投誠,還提出了不少條件,朕覺得事情不會這麼簡單,就還沒有回信。”
慕容謹言突然想起,那封早上送來的敵國的信,就想著找李青依商量一下對策。
李青依聽完,覺得不可思議,轉念一想又覺得以夜霄的性格,頂多是緩兵之計,於是道:“夜霄此人詭計多端,又善於用兵,恐怕又在打什麼主意吧!如此局勢他一麵要與大梁對抗,一麵又要與夜荀周旋。
而且,我聽說敵國皇帝病重,大臣們紛紛上書,說讓皇帝趕快尋回太子,如若萬一好早做準備,夜霄應該也是緩兵之計,先放下大梁這頭的戰事,等敵國內鬥結束之後再專心對付大梁。”
“朕也是這麼認為的,那夜霄絕不會投降於大梁的,但現在敵國想要停戰,朕若拒絕,趁亂攻下他們,恐怕夜霄會與大梁死磕到底,到時候魚死網破,受苦的也是老百姓。
若是接受他們的條件,與敵國停戰,又怕有一天他會再卷土重來,朕也不知該如何,所以想要你給朕拿個主意。”
慕容謹言是真心想問李青依的意見,不是與她商量,以前他就覺得李青依很聰明,經曆了這麼多事之後發現,她確實有別的女子沒有的才華,在管理江山社稷之上能幫他一把,也可以並肩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