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7月17日,就在出生後的幾周,默克爾和她的牧師家庭一起“逆流而上”,從聯邦德國移居到了民主德國。
分裂的德國,冷戰的前哨
在走近這位全世界最有權勢的女性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確這樣一個事實:“默克爾”並不是這位德國現任總理的娘家姓氏,而是她第一任丈夫烏爾裏希·默克爾的姓氏。在1977年23歲的默克爾與烏爾裏希結婚之前,她的名字始終是安格拉·多羅特婭·卡斯訥。
安格拉·默克爾出生在聯邦德國的重要城市漢堡,但隻有弄清當時民主德國的政治大環境,才能對默克爾及其一家的兩德生活有所理解。默克爾出生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還不到10年,冷戰把世界分成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個陣營,把德國分成了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兩個國家。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最主要的戰敗國,德國被英、法、美、蘇等國家分區占領。在打敗了共同的敵人之後,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出來。隨著兩方勢力逐漸變得水火不容、勢不兩立,作為占領區的德國自然也就難逃分裂的命運,並且不幸成為兩大陣營衝突的前沿陣地。默克爾的出生地聯邦德國推行資本主義製度,而她生活和成長所在的民主德國則是一個在蘇聯扶持下的社會主義國家。
所有這一切在默克爾出生的那一年都已成為曆史事實和結果,原因來自兩種不可調和的意識形態,一方是市場經濟的自由民主,另一方是計劃經濟的蘇聯特色的共產主義,雙方劍拔弩張的程度到了隨時可能爆發軍事衝突的邊緣。
移居,為了信仰
在默克爾出生的那個年代,相較於民主德國,聯邦德國的經濟更為發達,國土麵積更大,人口也更多,因此很多居住在民主德國境內的德國人紛紛移居到聯邦德國,但默克爾一家卻在她出生後不久“逆流而上”,從聯邦德國移居到了民主德國。
默克爾的父親名叫霍斯特·卡斯訥,出生於1926年8月6日,職業是牧師。在那個世界政治局勢急劇動蕩的年代,默克爾的父親卻有著和大多數在聯邦德國學習的同學不一樣的計劃——結束在海德堡和漢堡的神學學習之後,回到柏林—勃蘭登堡州教會。就在女兒默克爾出生的那一年——1954年,霍斯特·卡斯訥獲得了他的第一個牧師職位,任職地點是勃蘭登堡州普裏格尼茨的小村克維措。“克維措”是作家馮塔納在他的《勃蘭登堡漫遊記》中描寫過的貴族家族之一。這個小村子位於民主德國境內,距離兩德邊界隻有30公裏,當時那裏的居民隻有356人,周圍地區的人口密度也很低,至今仍以農業為主,恰恰是在那幾年裏,這裏需要一位牧師。
一般來說,在這樣的村子裏,教師和牧師所起的作用很重要。頭幾年村裏還有一所小學,4個年級的學生在一個班裏上課。卡斯訥一家來到這裏時,小學已經解散了,孩子們得去鄰近的佩爾勒貝格上學。
卡斯訥一家搬入的那個不起眼的牧師住宅是個木質建築,地方不大,一進門就是牧師的辦公室,底層還有3個私用房間,後來又擴建了幾個小房間,當時教區家庭護士的辦公室也在這裏。卡斯訥一家搬來之後,這裏就成了村裏為數不多的教友做禮拜的地方,雖然離牧師住宅不遠處有個美麗的鄉村小教堂,但那隻在聖誕節時才使用。
教區有一些所謂的“教地”被租給他人耕種,以維持教區內神職人員的日常開銷,加上卡斯訥牧師家裏也飼養牲畜、種植蔬菜,這樣就可以不完全依賴國家的食品供應了。卡斯訥任職時,有一個名叫波爾曼的教堂司事,他甚至在自己家的院子裏養了兩隻羊。默克爾自己也說到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民主德國的基督教牧師家庭生活的艱辛程度:“我父親不得不學習擠羊奶,我媽媽跟一位老婦人學會了做蕁麻菜。交通工具是一輛有點奇怪的輕便摩托和自行車。”
不僅如此,默克爾的父親在帶著家人來到克維措時就很清楚,民主德國正在對教會進行迫害。1952年到1953年間,民主德國政府以相當嚴厲的手段禁止青年人加入教會,不允許神職人員向青年人傳教,並對接受青年人加入教會的教區施以嚴懲。
對此,卡斯訥一開始就感覺到了,因為他在克維措當牧師的同時也負責青年工作。國家對基督教會的侵犯尤其嚴重,不僅牧師,有不少基督徒也都被逮捕並且監禁起來。卡斯訥不會不知道,1952年6月14日到15日準備在呂本瑙舉行的青年會宗教節盡管開始得到了批準,但後來還是遭到了禁止,理由是教會青年會是個非法組織。當時,形式上仍統一的全德基督教會對迫害教會青年會的做法提出了抗議,但是到1953年的“聖靈降臨節”,還是有大約3000名傾向教會的學生被開除了學籍。
牧師家庭是受壓製的,他們受了很多委屈,吃了不少虧。別的不說,東部神職人員的收入就遠比西部的同行少,但即便如此,霍斯特·卡斯訥還是毅然決然地作出了舉家搬遷、逆流而上的決定。不過,卡斯訥作出這個決定是經過慎重考慮的。當時,的確有那麼一些在聯邦德國受完神學教育的人到民主德國去做牧師,其中也有在聯邦德國出生、與民主德國沒有祖籍關係的人,默克爾的父親霍斯特·卡斯訥就是其中之一。
霍斯特·卡斯訥從未對任何人說過自己為什麼會作出這樣的選擇,離開漢堡這樣的大城市,來到克維措這樣的鄉下;離開生活富裕的聯邦德國,來到物質匱乏的民主德國;離開受尊敬的環境,來到不被政府所接受的環境。
但是,沒有人可以否認,霍斯特·卡斯訥是一個高尚的人,是一個稱職的牧師,同時也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人格、職業、信仰,也許正是這三方麵的原因促使他作出了舉家搬遷、逆流而上這個決定。
瓦爾德霍夫
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好處,在小村克維措,雖然卡斯訥一家的生活比較艱辛,但是在這裏,政府與教會的對立並不像城市中那樣尖銳。在小村克維措,教會始終是社會和文化生活的一個中心。默克爾的父親在這裏待足了3年,然後被調往滕普林,因此默克爾和她的弟弟、妹妹實際上是在滕普林度過他們的童年時光的。
向來有“下勃蘭登堡明珠”美稱的滕普林距離柏林約80公裏,人口有1.4萬,直到現在,已經退休的默克爾的父親和母親仍然居住在那裏。小城滕普林保留著中世紀的城牆,默克爾說它幾乎可以和羅滕堡相媲美。時至今日,在滕普林市內仍然可以見到修繕一新的大量木質房屋,那裏最有名的建築是哥特式的聖·格奧爾格教堂和巴洛克式的瑪麗亞教堂,默克爾的父親有時還在裏麵主持彌撒。
流連於小城之內,有時竟會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就像在一瞬之間回到了過去。滕普林的現任市長烏爾裏希·舍恩納希很高興人們對他的小市有這麼濃厚的興趣,因為很多人都想了解一下,德國的總理究竟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
霍斯特·卡斯訥在教會裏的第二個職位與傳統的心靈關懷工作關係不大,主要是培養教會的工作人員。自1957年遷居到滕普林之後,他開始著手在瓦爾德霍夫建立一個教會工作人員培訓班,即後來的“牧師學院”。
把卡斯訥召到滕普林去的是1972—1981年間柏林—勃蘭登堡地區的大主教阿爾布雷希特·舍恩黑爾,他認為卡斯訥具備擔任這個職務的前提條件——有能力做教育工作。瓦爾德霍夫地處滕普林城牆以外,為田野、草場、森林和湖泊所環繞,安格拉·卡斯訥在那裏度過了童年時代的大部分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