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千裏安排(2 / 2)

錦秀點點頭:“知道了,放下,回去吧。”

那太監將奶茶遞給小太監。錦秀見他去了,便命將奶茶端上來,又賞了蕙兒一盞,蕙兒接過來,笑道:“這奶茶大冷的天喝最好了,上午皇上還說,用些暖身子呢。”

錦秀聽了,心裏一動,忽然又道:“你們去準備些棗泥和茯苓,一會本宮親自做點心給皇上吃。”

幾個宮女連忙答應了一聲,分頭準備去了。蕙兒笑道:“娘娘今天真是好興致,這麼晚了,還有工夫做點心。”

“天氣寒冷,皇上又日理萬機的,身子難免虛弱,這奶茶配上茯苓棗泥糕,最是補身的點心了,一會給皇上送去嚐嚐。”

“娘娘這片心,皇上要是知道了,一定更高興了。”蕙兒賠笑道。

錦秀也微微笑了一笑,沒有說什麼,而是招呼蕙兒道:“快趁熱喝吧,涼了就會有些膻了。”

不一會兒,宮女們就拿了茯苓和紅棗等物來,又端來一個小爐子,上麵燒著一鍋開水,錦秀親自動手,蕙兒和春芽在旁邊打下手,將紅棗燙過剝皮,取出棗泥來,又將茯苓煮熟,搗成細泥,親手按在一個個模具裏,趁熱裝在小盒子裏,外麵用幾層明黃包袱緊緊密蓋了,交給小太監送去。

蕙兒笑道:“給皇上親手做點心的,大概也就是娘娘一個人了吧,這宮中的嬪妃,都是別人做好了,自己送去的,哪裏有一個願意自己親自動手的呢,不是怕累,就是做不好。”

“這也沒什麼難的,隻要精心些就是了,況且本宮聽說過,前朝時,太後就曾經總是親手做東西給先帝,也是當時宮中的楷模呢。”

“娘娘不知道,太後給先帝做東西吃,是因為當今皇上並不得聖意,太後唯恐皇上失了聖心,所以處處籠絡——”說到這裏,又自覺有些失言,連忙曳然而止。

錦秀抬起頭來,這番從未聽說過的話,知道有些意思,追問似得看了看她,蕙兒卻不肯再說,而是道:“都是奴婢多嘴,也是聽從前積年的老嬤嬤們說的,道聽途說,也做不得真的。”

錦秀知她怕事,不敢多言,也不再追問下去,隻是心中存疑。蕙兒知道自己說錯了話,也不敢多在這裏停留下去,連忙行禮道:“時候不早了,娘娘也早些歇下吧。奴婢這就告退了。”

“路滑,慢點走。”錦秀恢複了常態,似乎什麼都沒有聽見一般,仍舊溫和地囑咐道。

蕙兒忙答應著,掀開簾子出去了。錦秀看著她的背影,心上浮起一團疑雲,皓廣和先帝、太後之間,一定有過什麼陳年往事,隻不過是宮中隱秘,自己不知道而已。不過現在也無法追證,隻好等到以後再說吧。

天色已經完全昏黑了,冬日天短,不知不覺,就已經上來點燈了,錦秀便向眾人道:“本宮也要早些歇息了,你們都下去吧。”

眾人將東西陸續收拾出去,錦秀見屋內無人,便忙向春芽使了個眼色,春芽會意,如常將門關上,過了一會兒,吹熄了燈,將書信揣在懷中,悄悄開了後門,掩上出去了。

錦秀在黑暗中等待著,不一會兒,就聽見後門一片輕微聲響,旋即,人影一閃,春芽已經走了進來,又緊緊關上了後門,向錦秀道:“娘娘放心,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了,萬無一失。”

“你找的人可靠嗎?”

“都是靠得住的,已經飛馬連夜趕去了,不過幾日,就可以到了。”

錦秀這才略微放下心來,微微露出一絲笑容:“看來,我們就可以聽好消息了。”

一場大雪過後,接連晴了幾天。褚淑妃的病也好了,照常出入行走了。因為快到年下,宮中照例又忙起來,錦秀雖然心裏惦記著林浩那邊的事,麵上卻仍然裝作沒事人一般,和林貴妃照常忙碌著。

林貴妃因為她有孕在身,不肯多讓她做事,錦秀也得便就歇著,不再像往年那樣勞累了。

這天早上,錦秀和林貴妃照常到太後宮裏去請安,剛到院門口,就見幾個丫頭在那裏忙著扇風爐煮什麼呢,錦秀便問道:“這大冷的天,在外麵做什麼?”

幾個宮女見兩人進來,連忙站起來行禮,道:“回淑妃娘娘,是褚娘娘讓煮的蓮子,說是一會兒要親自做給太後吃。”

“褚妹妹倒是真孝心,看來我們是比不上了。”林貴妃淡淡地說了一句。

錦秀也笑了一笑,沒有說什麼,就和林貴妃進去了,隻見褚淑妃正依偎在太後懷裏,和太後說話兒呢,見兩人進來,懶洋洋地站起來見禮,兩人連忙扶起來,又向太後請了安,笑道:“太後今日看著氣色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