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澳門經濟,除了優化博彩旅遊業之外,澳門政府亦冀望能趁勢重新將澳門定位,計劃變身成區域性的旅遊﹑會議展覽中心及泛珠三角發展框架範圍內中小企業的服務平台。
澳門的博彩業於1847年在葡萄牙的管治之下開始合法化,自此以後,澳門以“東方蒙地卡羅”之名廣為世界所知,博彩業更成為了澳門經濟的重要一部份,規模漸與美國拉斯維加斯博彩業相若。
第一個博彩專營權牌照於1937年發給了泰興娛樂公司,但該公司的經營卻太保守,未能完全發揮博彩業的經濟潛能。當時該公司隻有中式的博彩項目提供。到了1962年,政府將所有形式的博彩的專營權牌照改發給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簡稱澳娛,英文簡稱STDM)。牌照於1986年續期十五年,於2001年末屆滿。
2002年,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不再發出博彩專營權,改為向三家公司發出博彩經營權牌照,分別是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澳博,是STDM的子公司),永利度假村(澳門)股份有限公司,和銀河娛樂場股份有限公司(已被收購,現屬銀河娛樂集團有限公司名下)。其中澳博將牌照轉批給美高梅金殿超濠股份有限公司(美高梅);銀河轉批給威尼斯人(澳門)股份有限公司,即三個賭牌五個經辦商,現時澳博正營運十六間賭場;銀河正營運三間賭場;威尼斯人正營運一間賭場;永利及美高梅未有賭場營運。另2006年3月5日永利公司宣布將澳門博彩牌照轉批給予博亞澳門有限公司(簡稱:博亞),唯有待澳門特區政府批準。
博彩業在澳門的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很多遊客喜歡在澳門賭博,亦有很多本地人經常出入賭場。總的來說,博彩業在澳門可以分成五大類:賭場賭博、賽馬、賽狗、彩票和足球博彩。
迷勒撕浮斯聽完迷勒撕凱特的話,驚訝的問道:“澳門居然也和我們M國的拉斯維加斯一樣,是一個大型的賭場,這倒是我沒有想到的事情”,在場的所有人心裏麵都滴下了一滴汗,畢竟恐怕全世界就隻有他一個人還不知道這樣的事情吧!迷勒撕凱特這些人可不敢真的嘲笑迷勒撕浮斯,要知道在軍隊裏麵得罪迷勒撕浮斯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迷勒撕凱特笑了笑繼續說道:“
澳門這幾年博彩業發展就一個字兒:快!過去一般把澳門與摩納哥賭城蒙地卡羅比,澳門又稱東方的“蒙地卡羅”;這幾年,澳門追趕的目標轉向美國拉斯維加斯,隨著拉城“賭王”進軍澳門開疆拓土,去年,澳門幸運博彩收五百七十五億澳門元,超過了拉城,澳門因此被媒體改稱“東方的拉斯維加斯”。
不過最新一期《澳門博彩》雜誌稱,媒體指的拉斯維加斯僅僅是拉城的金光大道,即LasVegasStrip,而美國內華達州管理部門指的拉斯維加斯除金光大道外,還包括拉城市中心和BoulderStrip,三處統稱拉斯維加斯都市區。整個都市區去年博彩收入六百六十三億澳門元,仍超過澳門近九十億。
即便如此,澳門也絲毫不用擔心落在拉城後頭。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剛剛公布的資料顯示,澳門博彩收入今年上半年繼續保持百分之三十一的高速增長,達三百八十三億澳門元。此間媒體分析認為,雖然不久前內地收緊自由行對澳門博彩業帶來少許衝擊,但隨著下半年“威尼斯人”等大型博彩項目登場,澳門博彩收入仍將保持上揚態勢。
看來,澳門博彩業超過拉斯維加斯,坐上世界賭城頭把交椅是“板上釘釘”了。
其實,比較澳門與拉城博彩收入誰高誰低並無太大意義。內華達州博彩監控委員會分析員就說,因澳門計算賭博收入方式或與拉城不同,兩地賭博收入可能不宜作直接比較。
澳門關注博彩業的學者更指出,拉城從博彩業起步,發展成綜合性會展、旅遊勝地,博彩與非博彩收入大致持平。而目前澳門仍是賭業一枝獨秀,相當於拉城十幾年前的發展階段,多元化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澳門博彩收入超過拉城,不意味著澳門整體實力與競爭力勝過拉城。
澳門近年來在博彩業拉動下經濟快速增長,產生不少“天文數字”。比如去年澳門入境旅客達二千二百萬人次,快趕上香港了,令人振奮。
但認真分析這個數字,不難看出旅客結構還比較單一,主要依靠內地和香港客,外國旅客不到一成。另外,旅客平均逗留時間、人均消費等指標徘徊不前,顯示澳門旅遊主要依賴遊客量的支撐,在質的方麵如吸引商務遊客、家庭遊客,提高遊客消費意願等方麵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現時澳門上下都在談論經濟適度多元化。其實不但澳門,拉斯維加斯、蒙的卡羅等賭城都是通過多元化實現了經濟轉型。都說澳門小,轉型難,蒙地卡羅更小,還不到兩平方公裏,當年蒙地卡羅與今日澳門一樣,賭稅收入占政府財政七成以上,但隨著蒙城發展郵票印刷、食品等行業,當地財政對賭稅的依賴已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