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命的極致2(1 / 3)

第一章生命的極致2

毅力是人生至寶

——韶華

麥當勞的創立者克羅克在他的自傳《快樂時光》中有這樣一段話:世上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取代毅力的地位。才華不行,因才華橫溢卻一事無成的人多如牛毛;天分也不行,因經綸滿腹而怠忽職守的人也無以計數。唯獨毅力和決心具有通天徹地的能力。

現存世界上最大最純的天然鑽石“自由者”的尋獲可說是一次毅力的見證。當年,委內瑞拉鑽石開采工人索拉諾耗費了幾十個月的工夫,在幹涸的礦床中撿拾了999999顆石子,但卻一無所獲。這期間,體力不支者走了,沮喪者走了,識時務者也走了,所有的人都放棄了,隻有他咬定青山,不輕言退。當他拾起第100萬顆石子時,希望向他走來,幸運向他走來,成功向他走來!他欣喜若狂,感慨萬千:沒有最後一刻的堅持,沒有堅忍不拔的毅力,沒有奮戰到底的信念,這一顆美鑽就不會屬於自己!

成敗在此一線間。當我們豔羨別人的美鑽時,不妨想一想,自己在尋獲人生美鑽的過程中,到底付出了多大決心、多少努力、多少堅持?

有句老話“識時務者為俊傑”至今仍被不少人奉為圭臬,於是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耐不得寂寞,守不住清貧,搞不清方向,在江湖上東躥西跳,哪裏有利哪裏去,就是不肯下力氣把手頭的事做實做好。這樣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事我們見得少嗎?

每一座山都有頂峰,每一條路都有終點,隻要我們看準目標,毅然前行,一定能到達人生的至境。

命運

——蔣波

威爾遜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業家。他從一個普普通通的事務所小職員做起,經過多年的奮鬥,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公司、辦公樓,並且受到了人們的尊敬。

這一天,威爾遜先生從他的辦公樓走出來,剛走到街上,就聽見身後傳來“咯咯咯”的聲音,那是盲人用竹竿敲打地麵發出的聲響。威爾遜先生愣了一下,緩緩地轉過身。

那盲人感覺到前麵有人,連忙打起精神,上前說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發現我是一個可憐的盲人,能不能占用您一點點時間呢?”

威爾遜先生說:“我要去會見一個重要的客戶,你要什麼就快說吧。”

盲人在一個包裏摸索了半天,掏出一個打火機,放到威爾遜先生的手裏,說:“先生,這個打火機隻賣1美元,這可是最好的打火機啊!”

威爾遜先生聽了,歎口氣,把手伸進西服口袋,掏出一張鈔票遞給盲人:“我不抽煙,但我願意幫助你。這個打火機,也許我可以送給開電梯的小夥子。”

盲人用手摸了一下那張鈔票,竟然是100美元!他用顫抖的手反複撫摩著這錢,嘴裏連連感激著:“您是我遇見過的最慷慨的先生!仁慈的富人啊,我為您祈禱,願上帝保佑您!”

威爾遜先生笑了笑,正準備走,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說:“您不知道,我並不是一生下來就瞎的。都是23年前布爾頓的那次事故!太可怕了!”

威爾遜先生一震,問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廠爆炸中失明的嗎?”

盲人仿佛遇見了知音,興奮得連連點頭:“是啊是啊,您也知道?這也難怪,那次光炸死的人就有93個,傷的人有好幾百,那可是頭條新聞哪!”

盲人想用自己的遭遇打動對方,爭取多得到一些錢,他可憐巴巴地說了下去:“我真可憐啊!到處流浪,孤苦伶仃,吃了上頓沒下頓,死了都沒人知道!”他越說越激動,“您知道當時的情況,火一下子冒了出來!仿佛是從地獄中冒出來的!逃命的人群都擠在一起,我好不容易衝到門口,可一個大個子在我身後大喊:‘讓我先出去!我還年輕,我不想死!’他把我推倒了,踩著我的身體跑了出去!我失去了知覺,等我醒來,就成了瞎子,命運真不公平呀!”

威爾遜先生冷冷地道:“事實恐怕不是這樣吧?你說反了。”

盲人一驚,用空洞的眼睛呆呆地對著威爾遜先生。

威爾遜先生一字一頓地說:“我當時也在布爾頓化工廠當工人。是你從我的身上踏過去的!你長得比我高大,你說的那句話,我永遠都忘不了!”

盲人站了好長時間,突然一把抓住威爾遜先生,爆發出一陣大笑:“這就是命運啊!不公平的命運!你在裏麵,現在出人頭地了;我跑了出去,卻成了一個沒有用的瞎子!”

威爾遜先生用力推開盲人的手,舉起了手中一枝精致的棕櫚手仗,平靜地說:“你知道嗎?我也是一個瞎子。你相信命運,可是我不信。”

生命在於創造

——克裏希那穆提

剛剛散步的時候,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河邊有一個狹窄的池塘。那一定是漁夫挖的,沒有與河流連通起來。河流又寬又深,水流很穩定。池塘卻滿是泥濘,那是因為沒有和河流的生命融通起來的緣故,又沒有魚,那是一池死水。然而那深深的河流,卻充滿了生命和元氣,自在地流淌。

你們覺不覺得人類就是這樣:人類在生命急流之外,自己挖了一個小池子,停滯在裏麵,死在裏麵。然而這種停滯,這種腐敗,我們卻說是生存。換句話說,我們想要一種永久,我們希望自己欲望不停,希望快樂永不停止。我們挖一個小洞,把自己的家人、野心、文化、恐懼、神種種崇拜塞進去,我們死在裏麵,讓生命逝去。而那生命原是無常的,變動不居,很快、很深,充滿了生命力和美。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隻要坐在河岸邊,就會聽到河流歌唱,聽到水的潺潺聲。那裏麵永遠有一種動的感覺——那種更深更寬的動。但是如果是小池子,就完全不動,小池子的水是停滯的。你隻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我們大部分人要的,其實就是:遠離生命的、停滯的小池子。我們說我們這種小池子的生存狀態是對的。我們發明了一種哲學來為它辯解,我們發明社會的、政治的、經濟的、宗教的理論來支持它。我們不想受到打攪,因為——你們看——我們追求的就是一種永久。

追求永久是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意思是要快樂的事一直延長,要不快樂的事情盡快結束。我們希望人人知道我們的名字,通過家族、通過財產一直傳下去。我們希望自己的關係永久、活動永久。這表示我們身處這個停滯的小池子,卻追求永遠的生命。我們不希望其中有什麼改變,所以我們建立一種社會來保證我們永遠不會失去財產、名聲、家庭。

但是你們知道,生命完全不是這一回事,生命很短暫,所有的東西都像落葉一般,沒有永久的,永遠都有變化,永遠都有死亡。你們有沒有注意過矗立在天空中的樹木,那有多美?所有的枝丫都張開,那種凋零裏麵有詩、有歌,葉子全部落光,等待著來年的春天。來年春天一到,它又長滿了樹葉,又有音樂了。然後到了一定的季節,又全部掉光、吹光。生命就是這個樣子。

事實是,生命就像河流,不停地在動,永遠在追尋、探索、推進,溢過河堤,鑽進每一條縫。但是你們知道,我們的心不容許這種事情發生,我們認為這種不久、不安的狀態對生命很危險,所以就在自己身邊建了一道牆:家庭、名聲、財產,還有我們培養的那些小德小性,所有這一切都在牆內,都遠離生命。生命是動的、無常的,不停地想滲透,穿透這一道牆。因為牆裏麵有的隻是混亂、痛苦。

心如果追求“永遠”,很快就會停滯下來。這樣的心就像河邊那個小池子一樣,很快就會充滿腐臭的東西。心中沒有圍牆,沒有立足點,沒有障礙,沒有休止符,完全隨著生命在動,無時無刻在推進、探索、爆發,隻有這樣,心才會快樂,曆久彌新,因為這樣的心一直在創造。

我說的你們都懂嗎?你們應該懂,因為,這一切屬於真正的教育。你懂,你的生命就完全轉變了。你和世界的關係,你和鄰居的關係,你和太太或先生的關係已經產生全新的意義。這樣你就不會假借什麼東西來滿足自己,從而明白冀求滿足隻會招來悲傷、痛苦。就是因為這樣,所以你們必須去問你們的老師,然後互相討論。你們懂了,你們就開始了解生命的非凡真相。了解當中有愛和美,有善的花朵。但是,心如果追求安全的小池子,“永遠”的小池子,隻會造成黑暗、腐敗。我們的心一旦墜入這個小池子,就不敢再爬出來追尋、探索。然而,真理、上帝、實相是在池子之外。

上將與下士

——韓敬

喬治·華盛頓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第一任總統,就是他領導美國人民為了自由、為了獨立浴血奮戰,趕走了統治者。

喬治·華盛頓是個偉人,但並非後來人所想象的,他專做偉大的事,把不偉大的事都留給不偉大的人去做。實際上,他若在你麵前,你會覺得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樣,一樣的誠實,一樣的熱情,一樣的與人為善。

有一天,他身穿沒膝的大衣,獨自一人走出營地。他所遇到的士兵沒有一個認出他。在一處,他看到一個下士領著手下的士兵築街壘。

“加把勁!”那個下士對抬著巨大水泥塊的士兵們喊道:“一、二,加把勁!”但是,那下士自己的雙手連碰石塊一下都不碰。因為石塊很重,士兵們一直沒有把它放到位置上,他們的力氣幾乎用盡,石塊就要滾落下來。

這時,華盛頓已疾步跑到跟前,用他強勁的臂膀頂住石塊,這一援助很及時,石塊終於放到位置。士兵們轉過身,擁抱華盛頓,表示感謝。

“你為什麼光喊‘加把勁’而讓自己的手放到衣袋裏呢?”華盛頓問那下士。

“你問我?難道你看不出我是這裏的下士嗎?”

“哦,這倒是真的!”華盛頓說著,解開大衣鈕扣,向這位鼻孔朝天,背絞雙手的下士露出他的軍服,“按衣服看,我就是上將。不過,下次再抬重東西時,你就叫上我!”

你可認想象,那位下士看到站在自己麵前的竟是華盛頓本人,是多麼羞愧。

並非到處都是壞人

——F·奧斯勒

紐約的老報人協會定期聚餐,席間大家常常講些往事助興。這天,老報人威廉·比爾先生——這個協會的副主席講了一段自己的經曆。

比爾10歲那年,媽媽死了;接著,爸爸也死了,留下7個孤兒——5個男孩2個女孩。一個窮親戚收留了比爾,其他幾個則進了孤兒院。

比爾靠賣報養活自己。那年月,報童有菜園裏的螞蟻那麼多,瘦小的他不容易爭到地盤。比爾常常挨揍,吃盡苦頭。從炎熱的夏日到冰封的隆冬,比爾都在人行道上叫賣。小小的年紀,比爾已學會憤世嫉俗。

一個暮春的下午,一輛電車拐過街角停下。比爾迎上去,準備通過車窗賣幾份報。車正要啟動的時候,一個胖男人站在車尾踏板上說:“賣報的,來兩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