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得
學不會摔跤就永遠學不會走路,這是每個人從小都必須經曆的。父親這麼做的目的也是給孩子灌輸一個理念:社會永遠都是強者和勇者在主宰。
奧運冠軍的成長
阿蘭·米穆是一位曆經辛酸從社會最底層拚搏出來的法國當代著名長跑運動員、法國一萬米長跑紀錄創造者、第十四屆倫敦奧運會一萬米賽亞軍、第十五屆赫爾辛基奧運會五千米亞軍、第十六屆墨爾本奧運會馬拉鬆賽冠軍,後來在法國國家體育學院執教。
米穆出生在一個相當寒酸的家庭。從孩提時代起,他就非常喜歡運動。可是,家裏很窮,他甚至連飯都吃不飽。這對任何一個喜歡運動的人來講都是頗為難堪的。例如,踢足球,米穆就是光著腳踢的。他沒有鞋子。他母親好不容易替他買了雙草底帆布鞋,為的是讓他去學校念書穿的。如果米穆的父親看見他穿著這雙鞋子踢足球,就會狠狠地揍他一頓,因為父親不想讓他把鞋子穿破。
11歲半時,米穆已經有了小學畢業文憑,而且評語很好。他母親對他說:“你終於有文憑了,這太好了!”可憐的媽媽去為他申請助學金。但是,遭到了拒絕!這是多麼不公正啊!他們不給米穆助學金,卻把助學金給了比他富有得多的殖民者的孩子們。鑒於這種不公道,米穆心裏想:“我是不屬於這個國家的,我要走。”可去哪裏呢?米穆知道,自己的祖國就是法國。他熱愛法國,他想了解它。但怎麼去了解呢?因為他太窮了。
沒有錢念書,於是米穆就當了咖啡館裏跑堂的了。他每天要一直工作到深夜,但還是堅持鍛煉長跑。為了能進行鍛煉,每天早上五點鍾就得起來,累得他腳跟都發炎膿腫了。總之,為了有碗飯吃,米穆是沒有多少功夫去訓練的。但是,他還是咬緊牙關報名參加了法國田徑冠軍賽。米穆僅僅進行了一個半月的訓練。他先是參加了一萬米冠軍賽,可是隻得了第三名。第二天,他決定再參加五千米比賽。幸運的是,他得了第二名。就這樣,米穆被選中並被帶進了倫敦奧林匹克運動會。
對米穆來說,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在當時甚至還不知道什麼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也從來想像不到奧運會是如此宏偉壯觀。全世界好像都凝縮在那裏了。不過,在這個時刻,最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是代表法國。他為此感到高興。
但是,有些事情讓米穆感到不快。那就是,他並沒有被人認為一名法國選手,沒有一個人看得起他。比賽前幾小時,米穆想請人替自己按摩一下。於是他便很不好意思地去敲了敲法國隊按摩醫生的房門。
得到允許以後,他就進去了,按摩醫生轉身對他說:“有什麼事嗎,我的小夥計?”
米穆說:“先生,我要跑一萬米,您是否可以助我一臂之力?”
醫生一邊繼續為一個躺在床上的運動員按摩,一邊對他說:“請原諒,我的小夥計,我是派來為冠軍們服務的。”
米穆知道,醫生拒絕替自己按摩。無非就是因為自己不過是咖啡館裏一名小跑堂罷了。
那天下午,米穆參加了對他來講是有曆史意義的一萬米決賽。他當時僅僅希望能取得一個好名次,因為倫敦那天的天氣異常幹熱,很像暴風雨的前夕。比賽開始了。米穆並不模仿任何人。同伴們一個接一個地在落在他的後麵。他成了第四名,隨後是第三名。很快,他發現,隻有捷克著名的長跑運動員紮托倍克一個人跑在他前麵進行衝刺,米穆終於得了第二名。
米穆就是這樣為法國和為自己爭奪到了第一枚世界銀牌的。然而最使米穆感到難受的,還是當時法國的體育報刊和新聞記者。他們在第二天早上便在邊打聽邊嚷嚷:“那個跑了第二名的家夥是誰呀?啊,準是一個北非人。天氣熱,他就是因為天熱而得到第二名的!”瞧瞧,多令人心酸!
米穆感到欣慰的是,在倫敦奧運會四年以後,他又被選中代表法國去赫爾辛基參加第十五屆奧運會了。在那裏,他打破了一萬米法國紀錄,並在被稱之為“本世紀五千米決賽”的比賽中,再一次為法國贏得了一枚銀牌。
隨後,在墨爾本奧運會上,米穆參加了跑馬拉鬆比賽。他以1分40秒跑完了最後枷米。終於成了奧運會冠軍!
他不用再去咖啡館當跑堂了。可是,米穆卻說:“我喜歡咖啡,喜歡那種香醇,也喜歡那種苦澀……”
幸福心得
遇到不利環境時,隻要我們有信心就能突破。
這回運氣好,沒有風
那是在克尼斯納,一個林工正解釋如何伐樹。他指出:要是你不知道那棵樹砍了會落在哪裏,就不要去砍它。“樹總是朝支撐少的那一方落下,所以你如果想使樹朝哪個方向落下,隻要削減那一方的支撐便成了。”他說。我半信半疑,稍有差錯,我們就可能一邊損失一幢昂貴的小屋,另一邊損壞一幢磚砌車庫。
我滿心焦急,在兩幢建築物中間的地上劃一條錢。那時還沒有鏈鋸,伐樹主要是靠腕勁和技巧。老林工朝雙手啐口水,揮起斧頭,向那棵巨鬆砍去,樹身底處粗一米多。他的年紀看來已六十開外,但臂力十足。
約半小時後,那棵樹果然不偏不倚地倒在線上,樹梢離開房子很遠。我恭賀他砍伐成一堆整齊的圓木,又把樹枝劈成柴薪。我告訴他,我絕不會忘記他的砍樹心得。
他舉起斧頭扛在肩上,正要轉身離去,卻突然說:“我們運氣好,沒有風。永遠要提防風。”
老林工的言外之意,我在數年後接到關於一個心髒移植病人的驗屍報告時才忽然明白。那次手術想像不到地順利,病人的複原情況也極好。然而,忽然間一切都不對了,病人死掉了。驗屍報告指出病人腿部有一處微傷,傷口感染了肺,導致整個肺喪失機能。
那老林工的臉驀地在我腦海裏浮現。他的聲音也響起來:“永遠要提防風。”簡單的事情,基本的真理,需要智慧才能了解。那個病人的死,慘痛地提醒我們“為山九仞,功虧一簣”這個道理。縱使那個傷口對健康的人是無關痛癢,但已奪去了那個病人的命。
幸福心得
當人人都得意洋洋時,我們要緊緊盯著鏡裏的影子,對自己說一聲:“我們這回運氣好,沒有風。”有這樣的心態才是最好的。
免費而珍貴的禮物
多克是一個信差,他始終堅信自己的使命就是向人們傳遞快樂,因此,他的口袋裏總是裝著許多小紙條,上麵寫著一些鼓勵性的話。他將信件和電報送到人們手中的同時,也留給他們一張小紙條,告訴他們“今天是美好的一天”,“要笑口常開”,“別再煩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多克因為年齡太大而沒有入伍,但他自告奮勇到野戰醫院做了一名誌願者,協助醫院救死扶傷。
有一天,他突發奇想,在醫院的牆上寫了一句話:“沒有人會死在這裏。”他的行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醫院的人說他瘋了,也有人認為這句話無傷大雅,不必擦掉。
那句話一直沒有人去管,就一直留在了那麵牆上。後來,不但傷員,就連醫生、護士包括院長,都漸漸地記住了這句話。
傷病員們為了不讓這句話落空而堅強地活著,醫生和護士為了這句話,盡力地給予病人最精心的醫治和護理。這個醫院變成了一家堅強的醫院,每個人的臉上都有一種盼望和堅毅的表情。
幸福心得
有時候,創造奇跡的不是巨人,也許隻是一句傻傻的話語。而一句鼓勵的話語,就是給對方一個免費卻珍貴的禮物,它在我們的生命裏,微不足道,卻往往重如千鈞。
美國總統和億萬富翁
托馬斯·傑斐遜是美國第三任總統,在他給孫子的忠告裏,他提到了以下10點生活的原則:
1、 今天能做的事情絕對不要推到明天。
2、 自己能做的事情絕對不要麻煩別人。
3、 決不要花還沒有到手的錢。
4、 決不要貪圖便宜購買你不需要的東西。
5、 絕對不要驕傲,那比饑餓和寒冷更有害。
6、 不要貪食,吃得過少不會使人懊悔。
7、 不要做勉強的事情,隻有心甘情願才能把事情做好。
8、 對於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不要庸人自擾。
9、 凡事要講究方式方法。
10、 當你氣惱時,先數到10再說話,如果還氣惱,那就數到100。
約翰·丹佛是美國矽穀著名的股票經紀人,也是躋身美國10追億身價俱樂部的成員,在對記者的一次答辯中,我們看到他對以上幾個問題的回答,非常有趣的是它們之間鮮明的對比。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一個政治家和一個商人的截然不同之處。
1、 今天能做的事情如果放到明天去做,你就會發現很有趣的結果。尤其是買賣股票的時候。
2、 別人能做的事情,我絕對不自己動手去做。因為我相信,隻有別人做不了的事情才值得我去做。
3、 如果可以花別人的錢來為自己賺錢,我就絕對不從自己的口袋裏掏一個子兒。
4、 我經常在商品打折的時候去買很多東西,哪怕那些東西現在用不著,可是總有用得著的時候,這是一個預測功能。就像我隻在股票低迷的時候買進,需要的是同樣的預測功能。
5、 很多人認為我是一個狂妄自大的人,這有什麼不對嗎?我的父母我的朋友們在為我驕傲,我盾不出我有什麼理由不為自己驕傲,我做得很好,我成功了。
6、 我從來不認為節食這麼無聊的話題有什麼值得討論的。哪怕是為了讓我們的營養學家們高興,我也要做出喜歡美食的樣子,事實上,我的確喜歡美妙的食物,我相信大多數人有跟我一樣的喜好。
7、 我常常不得不做我不喜歡的事情。我想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學沒有辦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正像我的理想是一個音樂家,最後卻成為一個股票經紀人。
8、 我常常預測災難的發生,哪怕那個災難的可能性在別人看來幾乎為零一樣。正是我的這種動物的本能使我的公司在美國的曆次金融危機中逃生。
9、 我認為隻要目的確定,我就惜代價去實現它。至於手段,在這個時代,人們隻重視結果,有誰去在乎手段呢?
10、 我從不隱瞞我的個人愛好,以及我對一個人的看法,尤其是當我氣惱的時候,我一定要用大聲吼叫的方式發泄出來。
幸福心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與處世哲學,在他們所處的環境中,這些東西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們看來隻能是學習其中最好的一種方式,為自己所用。
上帝沒有輕看卑微
一位父親帶著兒子去參觀凡高故居,在看過那張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後,兒子問父親:“凡高不是位百萬富翁嗎?”父親答:“凡高是位連妻子都沒娶上的窮人。”第二年,這位父親帶兒子去丹麥,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兒子又困惑地問:“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宮裏嗎?”父親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兒子,他就生活在這棟閣樓裏。”
這位父親是一個水手,他每年往來於大西洋各個港口,這位兒子叫伊東·布拉格,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獲普利策獎的黑人記者,20年後,在回憶童年時,他說:“那時我們家很窮,父母都靠出苦力為生。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為像我們這樣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出息的。好在父親讓我認識了凡高和安徒生,這兩個人告訴我,上帝沒有輕看卑微。”
幸福心得
原來,很多時候,是出身卑微的人自己看低了自己。
悠然下山去
森林中舉辦比“大”比賽。牛老走上擂台,動物們高呼:大。大象登場表揚,動物們也歡呼:大。台下角落裏的一隻青蛙氣壞了,難道我不大嗎?青蛙嗖地跳上一塊巨石,拚命鼓起肚皮,並神采飛揚地高喊:我大嗎?不大。傳來一片嘲諷之聲。 青蛙不服氣,繼續鼓肚皮。隨著“嘭”的一聲,肚皮鼓破了。可憐的青蛙,至死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我的一位朋友,是個登山隊員,一次他有幸參加了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活動,在6400米的高度,他體力不支,停了下來。當他講起這段經曆時,我們都替他惋惜,為何不再堅持一下呢?再攀一點高度,再咬緊一下牙關。
“不,我最清楚,64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點,我一點都沒有遺憾。”他說。 我不禁對他肅然起敬。聯想起人生,一個人不怕拔高,就怕找不到生命的至高點。任何事情都存在突破口,但不是任何人都能夠穿越突破口,抵達更高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