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領導的談話,周富成說自己深受感動,表示一定要按領導的指示,立功贖罪,重新做人。
但是,人們卻不知道這是周匪設計的權宜之計。
投誠後的周富成,一方麵利用區領導給予他的自由,帶著他的小老婆逛街,用以威嚇當地群眾;另一方麵,他又利用寫信勸降部屬的機會,與外麵的土匪暗通聲息,進行反革命密謀活動。
區領導很快發現了周富成耍的這些鬼把戲,並決定限製他的自由,將他軟禁起來。
可惜,領導們發現這一危險事情的時候,周富成已經跟他的屬下設計好了一場血腥之災。
1950年1月29日,就在周富成假意投誠的幾個月後,區長張化臣帶著幾名區幹部,在區會場召開群眾大會。上午,附近高坑、徐公橋、兔嶺等好幾個自然村的100多名群眾,先後趕到會場。
因為天氣冷的緣故,會場上,年紀大一點群眾都提著火籠來開會。
農村開會,多半是“邊開邊等”,張化臣看著人們已經到得差不多了,便宣布會議開始。他詳細地講解政府的征糧政策,不時插上一兩句本地土話,大家聽著感到非常親切,會場時常響起會意的笑聲。
大會正開得熱鬧之時,突然屋外有人放了一槍。原來是匪首周富成的爪牙周有學在這裏搞破壞。
隨著這一聲槍響,土匪的喊殺聲、婦女的尖叫聲和群眾奔走碰倒板凳的聲音響成一片。與此同時,幾個匪徒從人群中一衝而出,一把將會議領導張化臣緊緊抱住,一個土匪趁機在火籠裏抓一把炭灰撒進張化臣的眼裏,又隨手將火籠朝他頭上狠狠砸去。
土匪們威脅張化臣給區裏負責軟禁周富成的同誌寫信,要他將周匪放出來。張化臣寧死不從,匪徒們便將張化臣推入了會場外的水塘裏。
此時正是枯水季節,河水很淺,匪徒們繼而又向張化臣撲了過去。
張化臣竭盡全力,赤手空拳與匪徒搏鬥。他遍體鱗傷,與敵人生死搏鬥,最終為革命流盡了最後一滴鮮血。
與此同時,和張化臣一道在會場上的鄧加旺、曾柳根等兩位同誌,也在同一時間裏被這些土匪們亂刀砍死。
噩耗傳出後,全縣幹部群眾悲痛不已。縣委書記張貴捕和二區區委書記趙繼勝,立即趕到區會場,親自為烈士善後,安撫受驚的群眾,並了解事件發生的經過。
隨後,張貴捕又命令人將烈士遺體移至市山鎮邱家祠,並在這裏召開追悼大會。
成千上萬的群眾帶著滿腔悲憤參加了追悼會,大家強烈要求政府徹底消滅土匪,堅決鎮壓匪首,為革命烈士報仇。縣委領導當即表示,接受群眾意見,並且鄭重承諾,人民政權決不容許任何人破壞和搗亂,政府不但要剿滅一切土匪,而且還要把軍峰山的匪根挖個幹淨,將百餘年匪患斬草除根。
經過調查,大量證據證明,區會場慘案完全是周富成一手策劃的,主要幫凶是周富成的二老婆揭秉蓉,以及混入革命隊伍的偽排長羅文。主要凶手就是周富成的兄弟鄒有學等幾個土匪骨幹。
慘案發生的第二天,南豐人民召開公審大會,審判了周富成。人民法庭根據人民的意願,將這個血債累累、罪大惡極的土匪頭子判處極刑。罪犯揭秉蓉、羅文也先後被捕歸案。
殺害張化臣同誌的凶手,以及幾十個漏網的匪徒,仍隱匿在軍峰山中。軍峰的青山綠水、綺麗風光,絕不能成為藏汙納垢之地。
2月底,一場聲勢浩大的清剿軍峰山之戰開始了。
參加這一行動的,有魯營長領導的四八三團一營的3個連、縣大隊苗立柱大隊長領導的縣大隊,還有二區區委書記趙繼勝領導的二區區幹部,一共數百人。軍峰山附近的7個鄉、87個自然村全在清剿之列。剿匪指揮部設在市山。
為了有效地殲滅殘匪,指揮部又將這7個鄉劃作4個片,剿匪大軍則兵分4路,分片負責。
他們一方麵深入發動群眾,掀起強大的政治攻勢,一方麵封鎖道路,控製交通,斷絕土匪食物來源。用饑餓將匪徒從地下洞穴裏趕出來,對於敢於頑抗者,堅決予以殲滅。
指揮部把群眾真正地發動起來,是清剿中一個重要關鍵。
逃匪之所以能在山裏生存,是因為他們在這裏有一個經營多年的關係網,也就是說,是有人給這些殘匪送吃的、送穿的,通風報信,使他們不會餓死、凍死,並能及時逃脫追捕。
指揮部為殘匪們編製的這張網,包括匪徒的家屬、親戚、朋友、情婦。群眾覺悟了,這張網就變成一塊塊碎片,一寸寸繩頭,匪徒就沒有藏身之處,就會落進人民的法網當中。
這次清剿持續了兩個多月。到1950年4月底,殺害張化臣同誌的凶手鄒全成等人以及其他逃匪共20餘人,全部被殲,並接受了軍峰山人民的莊嚴審判。
至此,幾百年來匪患不斷的軍峰山,終於恢複平靜。
追剿逃匪黃金坡
解放初期的贛東土匪,不僅隻在雲山、廣豐、軍山這樣的山上作惡,而且還經常騷擾城市民眾,破壞社會秩序,匪首黃金坡就是這樣的土匪之一。
黃金坡,號稱“建寧一霸”,原是國民黨建寧保警大隊大隊長,解放後上山為匪。在解放軍猛烈追剿之下,他逃生無術,曾假意投降,並交了一部分破槍、舊槍。
當時,建寧剿匪部隊對他的反動本質缺乏了解,聽說他與南豐土匪李彬關係密切,便將他釋放,讓他去做爭取李彬的工作。
黃金坡表麵上表示服從政府的指示,實際卻借機逃出政府的視線。不久,他重招舊時殘匪20餘人,以建寧縣蘆田為依托,經常竄到江西南豐、黎川邊沿地區作惡。
該匪熟悉民情地形,有一定社會基礎,雖經我多次搜剿,均未將其捉獲。
為了盡快剿滅這股土匪,1950年9月9日,四八三團一營三連接受了上級關於殲滅黃金坡股匪的剿滅任務。
連部決定,由指導員姚振林、副連長梁鳳山帶領2個排去完成這一艱巨使命。
3天後,即9月12日,部隊即進駐蘆田、董家店、石嘴等地,以武工隊形式,配合地方幹部開展群眾工作,並主動與福建建寧縣裏心區政府聯係,請他們配合我軍向蘆田一帶的搜剿。
由於土匪的欺騙宣傳,三連到蘆田時,除老弱病殘和兒童外,多數強壯男女勞力,都逃往山中躲藏,使三連遇到很多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三連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把發動群眾放在首位,在當地幹部配合下,召開多次群眾大會,廣泛宣傳黨的政策和我軍的剿匪決心,揭露匪特的罪惡,積極開展助民勞動,使進山躲藏的群眾陸續回家。爭取到了群眾,就有了克服困難的基礎和完成任務的條件。
在當地幹部和群眾的積極配合下,三連從9月下旬開始,向山區各個村莊搜剿土匪30多次,均未發現黃金坡蹤跡。
有些群眾提議說:黃匪已經知道你們到處捉他的消息,他肯定是不敢進村莊的,極有可能是藏在深山的草棚裏了。
根據群眾的意見,三連又連續搜了10幾處深山中的草棚,依然是沒有一點結果。
為了能在今後的搜山工作中有所突破,三連指導員姚振林和副連長梁鳳山具體研究下一步的工作。
姚振林堅信黃金坡殘匪仍在蘆田這片山區。因為這裏既是黃匪的老巢,也是他最後的立足之地。同時,蘆田的周邊地區也都在搜剿殘匪,到處都是民兵的武裝設防,黃匪一定沒有逃出山去。對黃金坡這股土匪而言,再也沒有比他有老巢更安全的地方了。
實際上,三連在連續搜尋草棚的過程中,也不時的發現草棚裏有人居住過的痕跡,有的地方甚至爐火尚溫,證明匪徒剛走不久。
梁鳳山說:“我的意見是要堅持下去,把蘆田搜它個底朝天。黃金坡如果要活命,就離不開蘆田,離不開人群,他不能不吃飯呀!”
“對!土匪和我們一樣,他也要吃飯呀!”姚振林聽了梁鳳山的提醒,立即建議在搜山的同時,再在各個高坡上設立觀察哨,以方便監視山中的動向。
三連到這裏已經呆了快3個月了,仍然沒有收獲,姚振林心裏雖然有些著急,但依舊充滿信心,他堅信自己的判斷:黃匪一定藏在蘆田。
一天,姚振林和梁鳳山照常率領部隊進山搜剿,途中忽然碰到兩個路人,行跡頗為可疑。一審問,很像是給土匪送信的,但這二人矢口否認,更沒有說出有價值的東西。
但姚振林的直覺告訴他,黃金坡可能就在這附近。他一麵命令人繼續審問,一麵注意各觀察哨的反映。
正在這時,一個高山觀察哨兵前來報告說:“發現對麵半山腰上有煙火。”
姚振林毫不遲疑,立即指揮部隊,分3路包抄冒煙處。戰士們行動神速,迅速向目標撲去。
果然不出所料,當解放軍到達目的地時,土匪們正準備吃飯。
黃金坡一見解放軍,丟下飯碗就命令匪徒們開槍,他邊揮舞手槍,邊大聲叫喊:“他媽的,是誰給共軍報的信,老子決不放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