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勁是為結元境的標誌,唯有到了結元境之上,修道者方能以元勁為手段,而有元勁附於身體亦或者武器之上,修道者的戰力增幅何止數倍,簡直就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但在這其中,結元境才是關鍵,若不能到達結元境的境界,縱有一身的元氣,也無法施為,就好比是空有寶山而不可得,這也是為什麼唯有到了結元境,修道者才被視作是真正的踏入到修道世界。
莫錦年非常清楚這個道理。
初期的聚元築基就好比是給修道之人開了一扇窗,讓對修道懵懂之人可以通過這個窗口去領略其內修道世界的美妙,但若不能到結元境,就永遠不可能踏進修道界的大門,而去切身的體驗其中的那份美妙。
山崖之上,莫錦年盤坐在青石上,清秀的臉龐平靜而鄭重,而就在睜眼的一刻,莫錦年的臉上又多了一絲無奈:“唉,又失敗了…難道說這登天一步真就無法跨越!”
聚元九層境,隻差一步便可入結元。
自從知道如今的境界是聚元九層境,莫錦年便再沒有去過修道場,聚元陣的作用隻限於聚元,對結元境已屬無益,而且那邊的修煉氛圍很明顯,他難以融入。
但是以法道入結元境被視為登天一步,可想而知其中之難,起先一無所知的莫錦年以為憑借意誌的堅定終可以踏出那一步,而現在他才知道,這個看似誇大的評價並不是無的放矢。
體內元氣漂浮不定,似無源之水,如無本之木,莫錦年試圖將體內那沒有根源的元氣凝結,以結成元果。
然而就在莫錦年以為那不過是近在咫尺的一層窗戶紙,隨意就可以將之捅破的時候,元氣又四散於體內,那道屏障瞬間延伸至天際,遙遙而不可及。
失敗,失敗,又是失敗。
“原本以為結元果會水到渠成,沒想到如此之難,這登天一步,究竟該如何跨出去?”莫錦年喃喃自問,神情頓時有了幾分沮喪。
結元過程尚可以參考攻禦二道,但有道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修的道不同,莫族除了莫錦年之外便再沒有修法道之人,故而也沒有人可以對莫錦年授以經驗之談。
或許還有一人除外,那便是莫錦年體內那個自稱陣師的殘魂問天,陣師和法道有頗多的共通之處,以問天見識廣博,或許就能一解莫錦年心中之疑,而且問天也說過會助其修道。
可是自那日以後,莫錦年便再沒有感覺到體內問天有任何的動靜,就好像從沒有出現過,問天憑空消失了去。
“算了,求人不如求己,外力之助終有限度,修道一途,靠的還是自己。”莫錦年暫時將向問天求助的想法拋之而去。
寧心靜坐,莫錦年又進入到修煉的冥想狀態。
山間林濤陣陣,周身有絲絲元氣縈繞,烈日當空下,依可見微許熒光閃現。
當日之恥被莫錦年時刻記在心裏,但如果連結元境都達不到,當日的豪言或許隻會被人認為是空口說大話一笑置之,但莫錦年不覺得當日之言會落空,以此明誌,別人能做到的,莫錦年自信也可以做到,豈能成為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