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被秦燕柔牽著進得堂屋,傅老爺子一家已經坐在那裏等著這兩姨侄了。麵對這個年頭難得吃上的羊肉泡饃,誰也沒有過分的去客氣,打招呼、入座、開動!
不過,大人們是很有節製的,也就是淺嚐輒止地表示了一下而已,誰都知道,這羊肉和白麵是給受傷的小男孩療傷養身子骨的。就連坐在李定國旁邊的傅明玨也很懂事的盡量不把筷子伸到中間那盤羊肉中去。倒是李定國這個時候又變了心情,小媳婦兒事件被燕柔的香唇平息下來,這個時候的小丫頭就不是他眼裏甩不掉的尾巴了,而是著實惹人疼愛的小姑娘、小妹妹。因此他不住地給小丫頭夾羊肉,也時不時地給他另一邊的燕柔夾上一大筷子。
小丫頭抵擋不了羊肉的誘惑自然是跟著吃,可秦燕柔卻怎麼也吃不下這珍貴的羊肉,往往李定國給她夾上,她又抖落在盤子裏。
“唉!”傅老爺子看了半天,再也忍不住心裏的憋悶,把筷子一扔重重地歎了一口氣。
飯桌上的氣氛頓時壓抑起來,連小丫頭都看著爺爺不敢說話也不再吃碗裏的羊肉了。她不明白,爺爺不是因為她吃羊肉而歎氣,而是為不能經常給她吃上羊肉而氣惱。
山羊、綿羊,本來是黃土高原上的特產。想當年可是三天兩頭的總能沾上一些,可現在,還算殷實人家的傅家都把這羊肉當成了珍奇,什麼世道啊?老人的心裏,又怎麼會不想起戰死沙場的兒子呢?將士拚命衛國得來的是什麼?民不聊生,餓殍遍野,四鄉揭竿,天下大亂啊!
兒子戰死,留下這孤兒寡母的,以後靠什麼在這個亂世生存呢?
老人越想越生氣,最後竟然側過身子狠狠捶了一下大腿蹦出一句話:“我不吃了,難受!”
李定國約莫能夠猜到老人大體的心思,忙勸道:“傅爺爺,天下大亂是改朝換代,重歸升平的征兆啊。有大亂才有大治,大明王朝兩百多年來的積弊也隻能通過大亂來蕩滌。亂世有亂世的活法,能夠活下去就有希望看見天下大治,盛世重臨。”
嘿!這家夥也不想想自己是啥歲數?
也算是讀書人的老人家轉過身來瞪著眼睛仔細打量這個小家夥,從他來自己家就沒聽他怎麼說過話,今天這飯桌子上就來了個一鳴驚人啊?!
精辟,真的是精辟!那番話句句值得回味,字字含有深意。經大亂而大治,大亂蕩滌兩百年積弊,亂世有亂世的活法,改朝換代重歸升平……
“寧宇,這些話誰教你的?”老人家自然不相信這些話是十歲小孩子自己想出來的,要這樣的話,自己50歲為什麼想不到呢?
“我,我在一本書上看到的,可惜那書在路上丟了。”李定國也知道自己勸慰老人的話說過頭了,忙找了個理由搪塞過去算了。
“奇書、奇論、精辟、有理!可惜,可惜,唉,吃飯!”老人家還真被勸回了頭,一邊為那書的遺失而惋惜,一邊轉過身子來重新拿起了碗筷。
在那個年代,讀書人看的都是四書五經,還是被程朱學者重新批注了的四書五經,象今天這小家夥說出來的話可以說是驚天動地,駭人聽聞的,但是稍微有點知識的人回頭去看看史書想想曆史,還不是這樣嗎?元末天下大亂,紅巾軍興;唐末黃巢起義,直接敲掉了大唐王朝的最後一根支柱,結果被豬瘟(朱溫)輕輕一推,就嘩啦啦地倒了下去;隋末也是群雄並起烽煙不熄,再往上,東漢末年黃巾大起義,西漢末年王莽亂政後的綠林、赤眉起義……大亂後才有大治確實是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