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大西勁旅 153 何去何從(1 / 2)

黃家渡,位於安慶西北四十餘裏,距離潛山縣城五十多裏。兩年前,健伍營剛剛成立時,黃家渡曾經是健伍營的駐地。

大量的牛車,馬車,騾車和人力推動的車輛從東南方向而來。擁擠過狹窄的小橋後,人們感覺安全一些了,遂紛紛席地休息,議論著廬江方向和安慶城下的戰事。從一張張疲憊而感傷的臉上,可以看出西營起義軍這一場戰役進行的非常不順利。

百餘騎兵從西北方向飛馳而來,當先一名身穿銀鎧、頭戴銀盔、披著大紅戰袍的騎士,他揮動著手上的鐵矛大喝道:“讓開,讓開!過橋的立即整隊!整隊!對麵,誰在?整隊單列過橋!”

兩岸的人群在騷動一陣後發出“三將軍,是三將軍!”的嘀咕聲。瞬間,這種聲音就變成了充滿希望的呼喊,整個黃家渡東西兩岸幾千人激動起來。

“三將軍回來了!”

李定國在橋頭勒馬高呼:“精壯漢子到東岸,列陣待敵!老弱,輜重,立即回潛山,跟老營退往天王寨。各自行動!”

幾千人立即把話傳了開來,在李定國和一百騎兵的整頓下,黃家渡立即恢複了秩序。精壯被挑選出來,帶著裝備到東岸列陣以待,偵騎也撒了出去,向東、向北兩個主要方向都有幾十騎兵負責通報友軍、偵察敵情。

左軍,退了下來。張廣才帶著他們在懷寧一帶禦敵不果,建製散亂的紛紛往潛山撤退。

鷹揚營護衛著中軍大營退了過來。在舒城激戰一日的杜一林見大帥過河後,立即命令部下在東岸休整待命。

健伍營和虎步營,護衛著神機車營退回來了。卻在臨過河時見到白馬白甲一身紅袍的李定國後,發出驚天動地的悲號再不過橋。傅明玨把陳長明戰死的消息帶給李定國時,也是泣不成聲。

張獻忠,沒有和正在組織背水戰陣的李定國打話。事實證明是他這個大帥錯了!在四麵接敵的環境下強攻安慶,是李定國提出的下策之選,張獻忠選擇執行了下策,就勢必要為這場失敗的戰役擔負後果。

看著被自己趕走、軟禁的義子,此時強忍失去愛將和數千精銳的悲痛在承擔責任、組織防禦,張獻忠除了感慨外,還能說什麼呢?

驍騎營來消息了。孫可望帶著驍騎營和前鋒軍殘部將從桐城繞到霍山,再回大營。

後軍劉進忠的傳令親兵也告知李定國:“後軍在安慶東北角繼續佯動,牽製安慶守軍,令其不敢出城追擊。”

形勢逐漸明朗起來,兩天沒有臨陣的李定國很快就從各方消息中得知了大概。

黃得功、劉良佐已經合兵向安慶潛山方向快速進軍;馬爌則在尾追孫可望;安慶城下,健伍軍和後軍損失了兩千多人馬,最為可惜的是陳長明的戰死。

千軍易得,良將難求。陳長明對於李定國,不亞於孫可望對於張獻忠。虎步營,已經與健伍營具備了相等的戰力,陳長明也基本具備了一營主將的素質,這可是幾年征戰下來培養出的將領呢!

心中沉重悲戚的李定國明白,他身邊的袁升高,錢文直同樣明白:健伍軍還要麵臨血戰!健伍軍必須在黃家渡阻擋官軍,為全軍從潛山城撤退,返回山區爭取時間。

方安匆匆騎馬趕來,馬未停穩就一躍下地,報道:“將軍,江南飛鴿傳書,浙江兵三千已經開到池州,正在備船過江。”

李定國不由得打了個寒戰。轉眼向袁升高,錢文直看去,兩人也是一臉驚駭的回望著。他們都清楚這個時候如果健伍軍剛剛攻破安慶,三千江南兵從安慶南門碼頭一動作,所有的戰果都有可能化為灰燼!甚至這三千兵加強史可法後,對西營主力的合圍就不是外攻內守,而是兩下夾擊了。

“文直先生,你怎麼看?袁大哥,立即通報後軍,讓他們撤!”李定國心下稍微慌亂一陣後,想到了目前處境最危險的劉進忠。

錢文直沉吟了一下,蹲下身子後又伸手招呼李定國和下完命令的袁升高蹲下,揀了一塊尖細的卵石在沙地上畫了一幅圖,赫然是全國的示意圖。

“楊嗣昌的毒計很毒啊,沒有這條毒計就沒有黃得功的南下和三千江南兵的北上。那麼,西營在皖西還是老大。四正、六隅、十麵張網,其實重點還是關中闖將李自成和如今的聯軍兩大塊。依我看,既然安慶之戰聯軍當聯未聯,那不如分散開來、縮小目標、保存實力。朝廷和各路起義軍之間,還是大人對孩子的局麵,象這兩天的硬仗西營打不得了,健伍軍也耗不起了!將軍,文直倒是覺得有一事您不能不考慮。”

“聯軍?聯他娘的個屁!”李定國有些失態的狠聲罵著,他覺得老爹之所以強攻安慶,有一半的原因是為了與羅汝才鬥氣,爭奪聯軍的絕對控製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