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大西勁旅 163 蓄勢待起(2 / 2)

李定國毫不遲疑地看了站在張獻忠後麵左邊的艾能奇一眼,笑道:“老爹,四弟作參領太委屈了,健伍軍如今有兩萬之眾,尚且差的一位副統。翰光跟袁副統一起幫助定國,直轄健伍營、鷹揚營如何?”

張獻忠愣了愣,隨即哈哈大笑,笑畢才道:“你們兄弟之間的事兒你們商量去!老爹我很放心,很放心啊!”

李定國麵上微笑,心中凜然。張獻忠對自己起了猜忌之心,今後的日子可要多加小心了。

“昨日,熊文燦派人來書,要老子去沔陽一會,各位,權且說說該如何應對?”張獻忠滿意地看過李定國後,轉換了話題。

帳內一時無人說話,李定國則是心中惴惴,有話也不想說了。

隻見張獻忠左手邊,身著青袍臉形瘦削的潘獨鼇欠身作揖,做作地咳嗽一聲後,悠悠道:“西營對朝廷來說,始終是招撫之軍,不得信任。既然諸公都準備尋機再起,那所作所為,就應該以再舉義旗為重。此番總理大臣召見大帥,目的不外有三:一,安撫拉攏大帥,以奠定撫局;二,索取財寶,熊文燦在福建,兩廣以及前番所為,皆證明其貪圖財貨,這一次邀見大帥,豈有不趁機搜刮的道理?三,分兵!”

“分兵?!”張獻忠敏感的神經被觸動了,給錢給物沒關係,分兵就是大忌!對於安心與朝廷招撫的人來說,將部下分散以安朝廷之心,謀取自身出路,乃是正常之舉。但是張獻忠並不想如此,在假受撫、真喘息的思想主導下,他要力圖讓部下主力集中,力圖保持西營的完整,以便再起。

潘獨鼇略顯得意地笑道:“正是,前番熊文燦檄調馬軍四千不成,今番是要當麵向大帥討兵了!如今朝廷用兵不外有四處:一處乃四川,洪亨老正揮軍追擊李自成;一處乃豫西,熊總理麾下河南三鎮(左良玉、陳洪範、陳永福)正夾擊曹操等部;第三處則是南直隸與湖廣之間,革左五營西可威脅武昌漢口,東可威脅留都(南京)江南,心腹大患不得不除;其四,關寧錦一線對建州滿清韃虜。再看四處戰事,四川,李自成、過天星、滿天星等部聯軍難敵陝西、三邊軍,已經不需增兵助剿;羅汝才、李萬慶正在討好五省總理,接洽受撫,也不需增兵;隻有湖廣東邊的革左五營不得不加力征剿,以免大明湖廣、江南兩處重要財賦之地受到威脅;再其次,調西營精銳去山海關也不是不可能。”

眾人連抽冷氣,張獻忠一臉黯然,李定國卻心想:當初要是從豫西、鄂西北進陝西,然後擊洪承疇後路,那麼局勢必然大變,李自成、過天星等人的境況必然好過許多。說不得集諸路義軍主力與洪承疇大戰一場,也可奠定四川之基礎。可惜,機會因為老爹的受傷而錯失;可惜,西營的受撫必將影響到湖廣,河南各路義軍的鬥誌,大規模的受撫之局已然形成。麵對這樣的局勢,如果熊文燦執意要調西營去打老回回他們,又或者開到關外去對付滿清,那又如何應對?

打老回回他們?萬萬不可!寧死不為!那跟被自己親手活捉,又設計毒死的起地龍有何分別?

去山海關外打滿清韃子?這是李定國的夙願,一直以來他都謀求快速解決關內問題,專心去對付關外韃子。可惜,欲速則不達!關內形勢,在官軍強、起義軍弱的大環境下,在各種因素的幹擾下,要象他設想中的那樣解決政治問題、經濟問題、文化問題,再萬眾一心,傾全國之力一舉蕩平關外韃子。顯然還是遙遙無期正待實行的計劃。

此時遵從朝廷的意思去關外,無非是中了朝廷借刀殺人之計。民族大義李定國要講、要遵從,去打滿清義不容辭。可是,這個民族大義的主體是誰?不是他李定國,而是腐朽的大明王朝。因此,李定國絕對不會答應此時去關外作戰。

作為大帳中擁兵最多、麾下最強的李定國不說話,其他人就更沒有資格說話了。

一時間,張獻忠的目光炯炯盯著李定國;潘獨鼇徐以顯眯縫著雙眼看著李定國;身邊的孫可望喘著粗氣拉著李定國的戰袍;其餘眾人也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健伍軍統領身上。

很顯然,西營在軍政上的第二號人物,此時必須拿出意見來;很顯然,拿出的意見如何?將影響到張獻忠對李定國的觀感,影響到西營的團結和父子、兄弟之情……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