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隨行散記~褒禪山(1 / 2)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在哪呢?常在於險,常在於遠!——王安石

老王話語依稀未落,我已驅車來到山前,不過來時路上,路過鎮政府,恰遇民工(大多是老鄉)鬧事,不過是拉橫幅要錢,討工資,年關將近,民工也得回家過年不是!

不過城門失火,我這條池魚也被殃及了(無辜),本來就賴床,許久才起,出門已晚,火急火燎驅車直趕,生怕遊覽時長不足以欣賞景色。但正如太祖所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也是隨他去吧。沒辦法,不僅沒看到事態解決的跡象,反而人越聚越多,還有司機下來吵架的(估計也是趕路趕時間,被逼無奈,可以理解),一身歎息。

等唄,還有啥辦法,我對弟弟說。仔細靜下來,反正無事,看看吧。沒想到,也有收獲——看到一個好久買見過的朋友,得有個小十年沒見了,沒想到在這看見,不過我看見他,他沒看見我。也沒下車侃聊的想法,畢竟在社會待了兩年多了,看到許多人性險惡的東西,一個人的麵具可以自由轉換,總有善惡兩麵,絕非曾經在校時單純的僅僅是性本善,所以我想大家都有所變化,那相見還不如懷戀。這到畢竟不是他人所言,前段時間,我,持續了一年,更確切來說就是去年,長達一年的抑鬱,讓我苦不堪言,半年重度抑鬱,半年輕度,我現在在這打字,都不知道當時是怎麼樣的感受,又是怎樣扛過來的?——有些事非親身經曆不能體會。比如人情冷暖,比如世態炎涼,我高中的時候就在書上看到這樣的話語,我以為我了解了,實則too young too naive/too youngtoo simple ,直到我去年跌到有生以來最低穀,幾乎一無所有,在那時我給這幫子當時認為的(自認為)好同學,好朋友,甚至是親戚,給他們去了電話,第一個電話還客氣一些,到第二個電話時態度完全大變,隻是兩個電話而已,嗬嗬。

記得以前看蘇秦百度百科時,蘇秦第一次外出遊曆歸家時,一敗塗地,連他的父母,他的嫂子都不理他,一番冷嘲熱諷,甚至連個飯都沒人燒給他吃。隻有到我去年親身經曆時,才明白曆史不是故事,是真實發生的事。如此我也想起了喜劇之王周星馳所飾演的唐伯虎,我想真真是本故事純屬巧合,絕非點得秋香,喜劇結尾。我想那個叫唐伯虎的哥們,在那樣一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科舉做官高的年代,是怎樣一番打擊和重創吧,或許連那條叫旺財的狗也會對他大叫吧!時光已過百載,人生如野馬塵埃,一時失神,仿佛那首桃花歌,直至耳邊,縈繞不覺,你我雖非一代,自是才疏學淺,不過也算神交,就讓我再為您譜寫一遍吧——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看不穿、、、

看官請隨我回,等了有一會,人群也呼嚕呼嚕散開了,好像事情解決了吧,大家都不容易,也希望你好我好大家好。過了這,一路飛馳,中途我讓弟弟來開,我則短會周公。一路無話,直到山前,褒禪山,三個大字紅色朱砂的,看著提神,字刻於石,大石。四麵環望,四麵皆山(此地並非環滁皆山),夕陽西下,陽光灑下,瑰麗如金,車後鏡裏隱見泛泛金光,就近停車,可這隻有幾部車,人氣一般啊,不由想到好多東西啊,都是名聲在外,在老鄉麵前也是原型畢露,百度上就說此山有一洞,名為華陽洞,洞中景色斑斕,號稱天下第一洞,記得讀高中那會,就騙到一個德國的老外,此人身患骨癌,這是他的環球旅行,慕名來此,記得當時縣裏把他當外國友人招待,縣裏製定我的英語老師全程陪同(我們這是山旮旯裏的小城,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忽然來了個不一樣的,可不新奇),這樣放在今天的北上廣,估計連問路都不一定有人耐心答複吧,世易時移啊!

先去了褒禪山寺,一看就是新建的,古刹的厚重渾然無影,到是讓我見識了現代建造技術的高超,難怪近幾年土木工程專業那麼火呢,房地產掙錢嘛。台階依次而上,一殿現於眼前,名字忘了,不過不是寺廟主流名稱—大雄寶殿。路分兩道,一邊穩坐兩位天王,體大腰圓,弟弟說有點害怕,不禁讓我想起那句經典的話——佛是魔?魔是佛?有什麼區別呢?就像什麼是黑,什麼是白?這樣的問題小孩子是有答案的,可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又有幾個人知道答案呢?殿中有羅漢,有菩薩,有金剛,也有佛祖這個大老板,寺雖不大,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