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隨行散記~鄉間小路(1 / 1)

老家門前有一河,中等大小,河邊有一路,村民集資而成,前後耗費數年,想來人民大會堂也不過如此吧。

鄉間直道,一路筆挺,置於通天,水泥路隻有幾百米,這條路名字有些拗口,寫不出來(我寫不出來)。水泥路盡頭有一條橫向的馬路,是另外一村某富商捐贈而來,該富商還出資修建了當地祠堂。

他是陳山村人,在陳山村的口碑是響當當的,可天有不測之風雲,後來該富商竟然進去了,原來是因為此人所經營致富的行當是毒品,沒想到金三角的傳奇故事竟然能在這小山村上演,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

莊周夢蝶

想來也是奇妙,一個幹毒品的人良心幾何,居然正是這樣一個沾滿鮮血的人做了善事,而我們村那些個良民修條路,集個資居然集了幾年,人性之詭,人心之變,可見一斑。

水泥路走完,抬頭盡望處,皆是泥濘,沒下雨,路麵幹燥。兩邊蕭蕭寥寥,想來是入冬的緣故吧,記得今年夏天回來,一片綠色,風吹過,連綿不絕。

四下無人,農村這個點,我想人都已經走光了吧,每年農村的青壯勞動力,都去了北上廣等大城市,為了自己的生計,為了家人的生活,奔波勞碌,真是壯觀景象。

想想如果沒有這麼些勞動力的湧入,沒有這麼龐大的人口紅利,沒有這麼多類似於候鳥的遷徙,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我國的gdp也無從談起。

壯哉,農名兄弟們;樂哉,農名兄弟們,辛苦了

兩旁無樹,光禿禿的,夏天那會,就被曬的不輕,直入盡頭,有一橫堤,泥塑,防水所用,記得聽長輩說起,上世紀就發生過一次破圍,洪水遍地。後來有人回憶說,洪水退後,鞋裏麵都能找到水蛇,我們現在這一輩的人,聽到這個,感覺像是在講故事,不,這都是真實發生的事。

長堤前有一片大碎石,遠看時,像一團印在長堤上的珍珠。踏石而上,登上長堤,左右皆望不到邊。我曾去杭州西湖一遊,白堤的長度也遠不如此,不過人家名氣大啊。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自堤上下望,湖水吹散蕩漾,柔柔清波,在城中幾乎從未見此景象,最起碼我在上海就沒見過,最多是外灘的黃浦江,不過那個實在是過於渾濁,端的是一個“黃”字,名副其實。

至於其他的上海地方,多是小河,那麼貴的房價,地皮,河麵都被地產商拿去了吧,寸土寸金。夕陽在上,水麵有倒影金光,水下想來也未必有金沙沉河。真羨慕李白,醉酒沉江捉月,大神也!

可見看起來是好的,卻未必好;看起來真的,卻未必真

身旁有兩人穿過,打魚的,用電打魚,看了他的戰果,袋中有不少魚,不過沒有大的,小魚居多,天道無情。堤下荒草在燃燒,不知是不是燒荒,來年可做肥料,對莊稼有利,天然的化肥。

風助火勢,火借風威,一片連綿,不過也有幸存者——有水庇佑的那片蘆葦,終究免難,想想這些蘆葦昨日還在這沐浴陽光,今日已有相當一部,魂飛太極。蘆葦亦如此,何況人乎,天有不測風雲。

或許這就是生活吧,你永遠不知道他給你的下一張牌是什麼,這是他的殘酷之處,也是人生的樂趣所在。想想如果讓你知道你以後的人生征程,那即使是再輝煌,恐怕您這一生,也是索然無味。

堤上轉了一會,冷風有點大,不禁把衣服緊了緊,手有餘溫。看著對麵,那邊的那條堤壩,修成柏油路的樣子,還加了護欄,同樣的堤壩,一河兩岸,為何差別這麼大,同堤不同命。

河中有灘塗漏出,以前看到過,今年夏天來的時候還沒看到,現在水位下降,又重現眼前,記得以前還在上麵走了好一會,那是一個傍晚,一人。

同樣的一條路,走了這麼些年,從來沒察覺到什麼,現在再回頭看,看著那片村莊,看著那片生我養我的村莊,看著那片留下無數童趣,留下無數美好回憶的地方,心中陌生許多,好像什麼在離自己遠去,再也拉不住了。拉不住,好可憐。

視線再遠眺,看到連綿大山,山中有仙人嗎,山中有臥龍嗎,山的那邊是什麼呢,我想是童年吧。

未幾,接到弟弟電話,問我在哪,找我拿車的鑰匙,下堤,漫走,一路到家,未做停留,看到村中小夥伴,兒時玩的比較多。他已成家,結婚討了老婆,孩子也有了,不知道是男是女。打了個招呼,沒回音,生疏了,時光啊。

要走了,期待下次再回來,回來再走在這路上,找個暮歸的老牛做同伴,在胸膛配一朵夕陽,把那晚霞和雲彩當做衣裳,隻是可能再聽到牧童的歌聲在蕩漾?再聽到那隻短笛在隱隱吹響?

不管怎樣,就讓這落寞惆悵,都隨風般飄散,飄散在這鄉間小路的小路上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