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隨行散記~虎丘(1 / 2)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假日鬧鍾總低調,而我終於享受到自然的睡眠覺。

步行至公交站,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恰逢公交車停靠在岸,欣然。兩塊的票價,印象中全國的公交車價多相同,隻是有些地方的地鐵不像話。比如蘇城的地鐵,我坐了三站,收了四塊,他娘的這起步價居然不下於甚至還在魔都之上,何解,何人可解?

此行一去寒山寺,其實也是慕名,那位張繼的詩太出色,以致這千年後還能拉動經濟活力。其實來前腦海中,一直認為張繼是沒有中第的落魄,頓有相見恨晚之共鳴感。可在到此一遊後,驀然發覺這位仁兄還是進士,想必屢戰之後得天垂憐,唯獨留給我滿滿的文盲感,情何以堪。

看來道是可以把握的,不過並非人們一直認為的那些事。許多心中的定見並不一定就正確,甚至壓根就是錯誤的,可一定就是錯誤的嗎,難道不能稱之為正確嗎?

進門之前吃了個粽子,也是端午佳節,隻是肉的不敢吃,選了個純粹是米的。早餐的物價到是全國統一,各地吃飯的消耗大多一樣,所不同的更多是房價上的博弈。

入寺,或許時間尚早,人數不多,隻是不見清幽。想是人工現代建築終究沒有大自然的親切,也沒有曆史滄桑的厚重。銘刻在寺內亭碑的28字真言,早已超越時空界限“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其實這也算廣告吧,而且這廣告效果即使是“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隻收腦白金”的史大仙,怕也是不如吧。

字碑正對建築,頗為宏偉,名字忘了,隻是屋中有一鍾,名為“混沌”,寒山寺正憑此鎮壓氣運,是以千年香火不絕。想來但凡綿延不絕的多半是有信念,如無此信念,怎來擔當。於個人言,即是冥冥中的燈塔,指引走向彼岸;於我國而言,那是怎樣的家國情懷,才能讓這個老國家至今不衰?

世間古國多半開了又謝,走了又來,來來往往間早已不是本色,早就不帶最初的dna了。唯獨我華夏天朝久經考驗,而更奇妙的是現今提倡的整套思想,仿佛讓人看到兩千年前祖龍,那是諸子百家的呼喚。我曾一覽百家之言,篇篇經典,字字珠璣。

至今不忘讀大學時,那第一次看道德經的震撼,那是無法言喻的玄妙。記得當時一人坐在桌前,仿佛“道”就站在身邊,我說的不是恐怖片,確是實打實的感覺。不知觀者如您,可曾與我一樣,在生命中的某一天,感到“萬物皆備於我”的快感,個人認為這比和美女上床都要來的喜歡。

一路穿行,繼續前進,買票了,還是要走這一遭,畢竟管理人員也得發工資不是。這裏除了寒山寺,還有一個姑蘇景區,分開售票,第一次見。檢票的小姑娘眼睛讓人一看就喜歡,一問之下果然——學生。真懷念那樣的歲月,隻是終究一去不複返,即使我後來去過很多大學,也總感覺自己和學校的隔離感,終究隻是遊客了。

氣溫漸漸上升,無風,還穿著牛仔褲,總感覺黏黏糊糊,失策,下次定得換成運動褲。景色一般,沒覺得如何出眾,隻是在景區內遇到投擲遊戲,手癢一試,可兩次都是風馬牛的位置。四下亂轉,出得景區來到寒山寺中,寺廟的景色其實是一樣的,沒有創新,或許也無法創新。

隻是人數在這慢慢多了,尤其是香火處,眾人踴躍捐款以修建廟中佛塔,仿佛那能享受到掙錢快感。說來也奇,我在蘇城行走中曾見一破舊教學樓,甚至說是危樓,可就是那樣孤零零立於校中,卻無人認同。而眾人修建寺廟熱情卻大不相同,真不知是怎樣的邏輯。總不能全國的教學樓都指著邵逸夫,何況人家現在陪孔子下棋了,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