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隨行散記~再讀中山陵(1 / 2)

睡覺還是自然的好,妙處之多不介紹,隻是我起來的時間對於旅行而言是有些晚了,睜眼已近9點,還是即近夏日的九點。

早中並為一餐,隻是吃飯時有斷點,聽人對言“大人就是為孩子苦,要隻是自己還有什麼好講的”“你家孩子不是念大學嗎,等畢業就好了”“講是這樣講,哪有幾個快活的,孩子成了家,自己還不是苦,家家如此,除非沒媽沒養的”。

心中無言,雖然上對下未必是感情,更多的應是責任,但畢竟他們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在你無處可去之時,在你失去收入來源之際,在你跌下地獄那年,畢竟是他們給你一碗飯,誰能管你死活,朋,友,親,戚!他們對你盡到責任養你小,你就一定要盡到責任養他老,無他,反哺而。

備齊幹糧,直奔地鐵,在苜蓿站出口重見天日,隻是遇見故人,那位賣糧草的小哥還在那高呼“園區5塊,這裏兩塊”。同樣的台詞,幾乎不變的音調,一度錯認為自己以前是不是來過不止一次,真佩服他的毅力。這次是坐觀光車,沒有再度步行,沿途風景丈量過,也是為了省點體力。

隻是排隊的人相當長,買票時曾問“大約什麼時候可以到我”“不知道,彌漫出一臉的誠實”。大約等了20分鍾,徑直取最後座,背向道路,倒攬沿路風光,視線開闊。路是暢通的,雖然有紅綠燈阻隔,也隻是善意的信,沒有上海那麼憧憬。停車之地即在中山陵側,人流是龐大的,不知是因為中山先生知名度高,還是民眾愛國向往強,又或這裏是免費的,不收大鈔?

三兩跨步,拋開眾人,見一牌坊橫亙,上書“博愛”,不知哪位名流手書,如果是三年前我到是可以讚歌,現在則隻能心中五味,腹中八草。穿過牌坊,白石青階,緩緩而上,這顏色到是應景。抬眼,三重大殿散落山勢間,一個不說,還有一個正在整修,想是此次無緣,以後再見。俊男靚女不少,尤多自拍,你笑她也跟著笑,奇妙。

這第三重即是重頭戲,也是今天來的目的,壓軸的總是最後登場,隻有強者才能沉得住氣,小醜隻會跳梁。自上而下有天地正氣一以貫之,民族民權民生一字橫排,門檻不高,跨步即入。中央有先生坐像,隻是文質彬彬,感覺不到風雲叱吒的豪,就連他的弟子老蔣,雖說流氓出生,可曾看音頻視頻的我,卻同樣感覺他有書生氣,怪哉!

可潤公雕像則全然不同,舉手投足自當撼動虛空,舍我其誰的魄力無人等同。即使後來魂魄仙去,身體留存於紀念堂,我曾一往,仿佛見到生前景象,這一看就不是書生啊,可他讀的書怕是最多。老毛是讀書讀活了,以書為友,平等相待,批判點評,為我所用;孫蔣師徒則以書為師,把書讀死了,唯唯諾諾,不能變通為己所用,終於革命尚未成功。

我的心中是詫異,原本以為要好好攀登一番,這才哪到哪,居然一目了然,後麵時間怎麼花?無法,站在殿內久久,看到許多頗具意思的,有看到“爬到這,就為看個這”,也有看到“鞠三躬”,大部多是默然看客,隻是今日的景色在他們的出行生涯裏又添一筆。

坐像下有“肅靜”“致敬”,先生一生倡議民主,居然後來人還要在這強加幾意,一定要強迫他人肅靜&致敬!為什麼不能探討呢,為什麼一定要致敬呢,為什麼不肅靜呢,為什麼不致敬呢?立了這個牌子有用嗎,前麵我見那兩位就是不同,可為什麼不能立牌呢?後人有立牌的自由,也有鞠躬的自由,當然也有議論甚至謾罵的自由,我想這才是中山先生心中真正的自由吧。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