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隨行散記~太湖(1 / 2)

下峰,原路返回,回頭草有時也要吃,隻是心中已無波瀾。穿行林中,愈見愈廣,轉頭處,周邊氣場迥然和周圍不同。原來是先賢雕像,吾之生也有涯,浩渺世間莫測,今見死後諸位餘威,不下生平。

一塊巨石躺在路邊,懶洋洋,看那無精打采的樣,喊他兩聲都沒回,可是在練睡夢羅漢拳?上書大字——無錫人傑苑,難怪,若不是這等壓陣,此處氣場怎會明顯高出周圍一丈。雕像不知是什麼材質,雕刻確是栩栩如生的,不知哪位大師所做,渾然有自在之功,想來作者也是無拘禮法。

隻是這等神樣究竟是捶打之前胸中已有定論還是慢慢摸索而出?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到什麼時候講什麼話,好處是不煩心。可正是因為不用心,終其一生為人奴役,渾渾噩噩,當然也有混好的,不過這是真正的命好了。

真正要去山頂走一遭的人,大多是開戰前即已洞悉人生,謀取戰略全局,剩下的隻是一步步遵從內心規劃。在別人眼中的輝煌於他們而言隻是應該,隻是應得,隻是應當,那是背後怎樣的付出。

林中專門建有展覽館,信步踏入,我看到什麼?是聖是魔?幾乎涵蓋各個領域的無錫傑出人物,一方山水養一方,盡管這裏不是兵家必爭,也不是政治樞紐,可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不然怎能現出這般風采。已經過了三兩天,能記住的不多了,唯獨留在腦海的是那位“遊聖——徐霞客”。

我一直推動自由,可舉了那麼多的例子,總感覺不夠,或許惟這位徐老哥方能論證。我來這世上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除了這個,難道還有什麼其他的嗎?隻是這等思想現在還好點,可穿越日月大明,那個年代居然也能勇敢如斯,這該是怎樣的勇氣和智慧?或許先得為他老媽點個讚,家教多麼重要。

繼續穿行,蝴蝶起舞,蜻蜓漫步,眼線逐步開闊,已是一片空地,原來是停車場。可這裏停的不僅是四輪吃油怪物,還有那朵朵蘭花,名聞遐邇。視線拉遠,已看到江南蘭苑,四君子之一的蘭花在這裏雲集,品種繁多,隻是對我這老牛談琴,苦了他們了。

園中有眾多領導合影,這都是平時新聞聯播上的常客,身居權力中樞。放眼江湖,無有抗手,再沒有人可以傷害我,此時笑容是否依舊溫暖如初?不過這守門人就不溫暖了,要想進門先得購票,即使隻有8塊,也是塞心,更多是影響心情。

出門後,再接再厲,這次視野更加寬闊,左進右出,右出左入。一片30度斜角,直達廣福,廣而告之,福而保之,有這種功能的多半是寺廟。不知是我敏感還是下意識區別對待,總是注意到上香處的縫,那是塞錢所用,大門邊一側寫著放下煩惱。這也幾乎是全國所有寺廟的標配了,還真有人往裏麵塞錢,我看到他是那樣虔誠。

是對未知的恐懼,愚;還是對自己的安慰,懦;又或是形式意義上的掩耳盜鈴,多此一舉了。寺廟簡陋,香火太少,連和尚都吃素了。自高而下,透過樹枝掩映,我看到的是真正太湖,無邊。

湖中有大小船遊蕩,原來我買的門票裏也有這一套,立刻拔足直奔船塢。那裏已是很多人在等候了,一條大船估計可同時擁抱不下200人,一道去看湖中風景。船開後,馬達聲漸漸臻於湖心,這時真能領略太湖藍藻的威力。整個湖麵都是綠色浮遊物,不過我們畢竟隻是過客,而那些終日生活在這裏的鴨子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