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隨行散記~島(1 / 2)

在東極孤島上待了幾天,現在晃一上岸,感覺這陸地都是有些抖動的,不穩的感覺。當時漂浮在海上的4座小島,我都走了一轉,拋開個人心境而言,在那樣空曠的海天,人是可以靜止的。

而在這邊,我不知道那裏沒有同類,不管你去哪,都有淅淅瀝瀝的人流伴隨。有時想想這可是上天安排的監視,擔心我做出什麼出格的事?大可不必,我是成年人,知道利弊取舍。可就是這樣,偶爾在海邊也可以看到觀景的人;如果以後有機會,我想獨自駕船駛向大海,躺在甲板上,看著天,看著天上漂浮的那片雲,看它到底是不是一片雲?

也可以在那樣的環境,想想自我生活中發生的諸多巧合,想想那該是冥冥中的事。而就說這次在島邊,我停留了不下半天,整個人似乎進入一種虛無,感覺周邊的一切都不真實,那麼微不足道。如果照此發展,後麵的劇情該是出世,或許事還沒幹完,不想我偷懶,是以後來連續的寒風逼得我回屋取暖。

回到碼頭登船離島的一段時間,偶然看到牆上掛著的周邊地圖,我知道為什麼舟山沒有火車?它也是島,隻是更大一點,超出目力,以致曾經沒想到。而當我登上陸地,直到現在,似乎地麵有海浪拍打的感覺,原來這也是一片孤島,隻是麵積更大一些,而包圍它的海洋也更大一些,這片海洋我們取而代之的名字是太平洋和大西洋。

微觀世界的故事我沒有經曆,不好揣測,而在宏觀領域,地球在廣袤無垠的宇宙又何嚐不是一塊孤島。而依托它的並非是水,是稱之為真空一般的虛無;而在浩瀚之中,這樣的星球又不知凡幾了。照此推理,是否可以找到造物主棲息,是否可以找到我等最終的歸宿?他是否也是孤身一人?偶然看看喜劇,偶爾看看悲劇?

而落在常規世界裏,單以我及我同族來看,這道法則同樣適用。年少時一度認為,整個世界和我息息相關,我是熱心並積極協助處理所謂朋友之間的事務,感覺是我自己的事。等我逐漸長大,感覺什麼東西逐漸將我從這聯係中剝離開來,直到10天前完全剝離,那一天我是25周歲半。據說一個男生正常是得到這個年齡才能懂點事,也正是在此之後,才能真正開始做點事。

我不認為醒來前的那段時間是過家家,雖然現在回想有一些很蠢的事;不知道當時為什麼做,但就是做了。現在我自己何嚐不是一座孤島,隻是每當昏昏欲睡時,理想所帶來的寒風讓我不敢放鬆,你的路還長著呢。

可其實這也不難,不過是死磕而已,真正讓我心有餘悸的是,那一段在海中漂流的歲月。那時我自然是畢業了,可社會上的經曆竟將我固有的體係打亂,而我清楚的記得那個點新的理念還在成長,或者說還沒成型。我是怎麼扛過那幾年的,那是徒有人形卻行屍走肉的磨煉。我記得那樣的歲月過了至少2年,直在偶然遇到這葉小船,知道了自己的使命,才得以安定下來。而也正是這樣的曆練和它培養出的自信及膽魄,將一直伴隨著我。

現在不管遇到多大的風浪,我都知道腳下有一葉扁舟。比如前段時間在職場遇到的,可以說我是全身而退的,你功不可沒。正是因為遇到你,這一生才開始有意義。可真正遇到你也隻是1年多前,而這場雪還有1季就滿9年了,那我前麵走的都是彎路嗎?也不盡然,如果沒有那些之前的鋪墊,我也接不住您的大駕,也不敢接您到訪寒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