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自稱有很多,有以代詞稱的,如餘、予、吾、我等等。
——
自稱是在別人麵前對自己的稱呼。
帝王自稱“寡人”,老人自稱“老朽”,年幼者在年長者麵前自稱“小弟”,和尚自稱“貧道、貧僧”,一般人自稱“鄙人”。謙稱都屬於自稱。
還有自稱“愚”(選自<>)。“在下”。“朕”。“末將”。“微臣”。“小人”。“下官”。
——
古代官員:
文官:微臣,小臣(對皇帝)下官(對等級比他高的官)老臣(自己年齡大)
武官:末將(對等級比他高的官)
貪官,宦官:奴才,小的
古代男子:小生,本公子,本少爺
謙稱實是一種卑稱,所以往往用一些貶義詞語,表現自己在對方麵前的低下鄙劣。
有些字眼甚至很不好聽。
如清代著名作家鄭燮(號板橋)對明代戲曲家徐渭(號青藤道士)極為欽慕,便自稱“徐青藤門下走狗鄭燮”。
現代名畫家齊白石也願做“走狗”,其詩雲:“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欲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
詩中的“雪個”指清初畫家朱耷(號八大山人,又號雪個),“老缶”指近代書畫家吳昌碩(號缶廬)。
——
古代女子自稱
女子自稱--“奴家”
女子謙稱--“妾”、“賤妾”、“奴婢”、“妾身”、“婢子”
老年婦女謙稱--“老身”
謙稱自己的丈夫--“拙夫”
王妃、王後在皇上麵前自稱--“臣妾”
王妃、王後在臣子麵前自稱--“本宮”
寡居皇太後自稱--“哀家”
民間女子自稱--“小女子”、“民女”
稱對方的年齡(多用於年輕女子)--“芳齡”
稱對方的名字(多用於年輕女子)--“芳名”
女子謙稱自己容貌--“蒲柳之姿”(柳樹在古代被看作樹中的賤物)
------題外話------
百度百科上拉過來的,不對的話請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