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溝位於東泉縣的另一個產煤大鎮——魏源鎮,這裏私挖濫采的情況僅次於富川鄉。東泉大地已完全被夜色籠罩,看似寂靜的村莊實則暗流湧動,吃過晚飯一些人開始往深山走去,遠處山上閃爍著點點燈光,甚至能夠聽到機械的轟鳴聲。
魏源鎮的煤層薄,易開采,據一些靠山蓋房子的家戶在自家後院盜采煤炭資源,其隱蔽手段簡直讓人吃驚。一些人挖苦心思在掩飾上做文章,在房子後牆上掏一個洞,然後擺放好家具,進出的時候走衣櫃,一點都看不出有任何破綻。還有甚者,在自家炕上垂直挖洞,一簍子一簍子一點一點往出挖,白鋪好席子,晚上掀開席子幹活,這種盜采方式產煤少,但長此以往也是一筆不少的收入。
到了二郎溝山腳下,張立偉突然叫道:“吳書記,如果我們開車上去目標太大,一群人徒步上去也會引起警覺,我有個建議不知當講不該講。”
片刻,吳江凱從唇齒之間擠出一個字:“。”
張立偉瞟了一眼沈桐道:“我看我們不如回鎮政府,讓沈桐上去探探情況,不知怎麼樣?”
沈桐聽到張立偉提議自己上山摸情況,內心十分激動,於是轉過頭來等待吳江凱的指示。
過了一會,吳江凱若有所思地眨著眼睛盯著沈桐看,問道:“沈桐,你能完成任務嗎?”
雖然不知道什麼任務,但沈桐還是斬釘截鐵地答道:“能。”
“好,我要最真實的數據,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吧?”吳江凱沒有具體講出任務,而是有意考驗一下沈桐的悟性。
“保證完成任務。”沈桐沒有表現出絲毫恐懼,眼神裏充滿了剛毅和力量,讓吳江凱很是滿意。
“好,一定要注意安全,等你下山後給張主任打電話,老魏,把你的手機給沈桐。”吳江凱繼續道。
老魏是吳江凱的司機,聽到指令後連忙從口袋裏掏出手機遞給沈桐。盡管沈桐有手機,沈桐還是接過了老魏的,低調才是官場新人的第一法則。
沈桐下車後,吳江凱搖下車窗再三叮囑沈桐要注意安全,讓沈桐倍感微暖和親切。
看到眼前的場景,沈桐想起了童年時代。記得每早晨上學還未亮,在路上總會看到大山深處有許多交錯的光點在黑暗中晃來晃去,同時傳出聲聲沉重的咳嗽聲、陣陣爽朗的笑聲和唦唦的腳步聲。這時候,沈桐和夥伴們總會駐足遙望,直到那光線和聲音消失在地之間。當時,年幼的並不知道他們是誰,是幹什麼的,猶如外來客,打破了亙古沉綿的山村寂靜,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後來,父親告訴他,他們是下班回家的煤礦工人。
沈桐沿著盤旋的山路來到了一家煤礦。為了能夠得到有價值的信息,沈桐決定與礦工了解一下情況,再深入“敵後”一探究竟。
這個煤礦的規模並不大,礦場隻有兩排低矮而破舊的房子,窗體上幾乎沒有一塊完整的玻璃,取而代之的是用油毛氈、塑料布等猶如膏藥般地貼在上麵,從撕開的口子中可以看到屋裏亮著昏沉的燈。一陣劇烈的咳嗽聲從屋裏傳來,並可以清晰地聽到氣管中湧動的異物。離房子不遠處就是礦井,鐵軌從礦井裏延伸出來通往煤場。用石頭砌成的井口,猶如撕開大山的口子,從這裏把沉睡億萬年的煤炭挖出來,讓它們重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