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7章 醉翁之意(八)(1 / 2)

吳江凱想到老領導通過老友蔣維升用如此方式來轉達自己的“貼心話”,心裏翻江倒海,五味雜陳,一時間不出話來。

蔣維升通過吳江凱的神態舉止和麵部表情的細微變化捕捉到一些信息。在他眼中,剛滿4歲的吳江凱缺乏基層工作經驗,外表雖有些羸弱,充滿著文人氣息,但骨子裏透著一股狠勁,與邱誌國是一脈相承的。

在擔任邱誌國秘書時期,吳江凱耳濡目染老領導的工作做派,邱誌國也時常傳授給他一些個人的為官之道,同時,很放心地交給他一些事情處理,處理結果也還算比較滿意。久而久之,吳江凱在模仿老領導的同時,也不斷摸索著自己的工作方式。

不打無準備之的仗,方能立於不敗之地。這句話並不差,但要看用到什麼地方,什麼場合,什麼層次,什麼地位。吳江凱到任一年多來,眼看著東泉縣的日積月累的弊端逐漸凸顯,眼看著官商勾結,官官相護的齷齪之舉,卻遲遲不表態、不動手,不僅讓東泉百姓有所失望,就連東泉官場一些有良知的官員也倍加悍然。因此,一些人還專門編了一些順口溜在社會廣為傳唱:“遍地是黃金,滿地是漏鬥,舊官吃飽溜,新官撈完走。”足以看出,對吳江凱上台以來的種種表現,留有詬病和微詞。

蔣維升雖與吳江凱並無深層次交往,可以萍水相逢,泯笑一別之情,但與邱誌國卻是忘年交,秦晉好,政治上的聯姻讓倆家緊緊地捆綁到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出於此,蔣維升對邱誌國的弟子偏愛有加。快要到站的人,仕途上沒有多少抱負了,隻希望兒女工作順利,自己身體健康也就滿足了。

久居官場,一旦大權落入旁人,長期以來的控製欲交給了別人,想想都有些落寞和慘淡。於是蔣維升把眼光轉向培養嫡係上來,而吳江凱就是其中之一。

蔣維升借著邱誌國的話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江凱啊,你要細細品味邱省長的話,他老人家對你寄予厚望啊。你現在這個年紀,不要前怕狼後怕虎,隻要認準一件事,就要放開手腳,大膽去幹。在官場上,表麵看是圍繞一個‘權’在博弈,實質隱藏在背後的是一個‘利’字,如果你要在這兩個字中間找一個平衡點的話,那就是一個‘民’字。”

“民是什麼,民就是民意,是群眾的訴求,是百姓的呼聲,一項舉措,隻要深入民心,群眾就是支持你,擁護你。反之,如果違背民意,群眾就會唾棄你,最後的結局隻會是樹倒猢猻散,破牆萬人推。邱省長就不是活生生的例子嗎?如果他得不到民意,老百姓為何自行組織上千人到省委請願?”

“和你了這麼多,無非是想告訴你,隻要民眾支持的,你就甩開膀子去幹,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蔣維升所講的早已是我黨通過反複實踐走出來一條路,如今已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講給吳江凱聽,似乎在總結自己的得失,也是在告誡吳江凱真正的圍觀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