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短,吳江凱與那位付秘書長就走了出來。沈桐觀察吳江凱的臉色,比原先稍許緩和,而且與付秘書長握手的力度要比剛才重了許多,這明這件事應該能找到突破口,而突破口的關鍵就是副省長邱誌國。
吳江凱上車後,對著老魏道:“回東泉縣。”完,如負釋重地長出了一口氣。
沈桐趕緊從自己隨身攜帶的包裏掏出降壓藥,取出兩片遞給吳江凱。沈桐知道,吳江凱一著急血壓就容易升高。
看著吳江凱把藥喝下去以後,沈桐心翼翼地問道:“吳書記,那成公司郭偉劍那邊怎麼辦?”
“哦,剛才郭偉劍給我來電話了,由他來協調解決。”吳江凱很隨意地道。
聽到此,沈桐放心了不少。郭偉劍出麵,意味著鄭衛軍要在背後使勁,再加上邱副省長這邊糅合,應該不成問題。
車子駛出市區,吳江凱突然問道:“沈桐,你覺得這事幕後的推手是誰?”
這是吳江凱第二次向沈桐征求意見,第一次是關於民主推薦副處級幹部,不過這兩件事有著本質的區別。就這件事來,涉及到利益集團,吳江凱在征求意見的同時,也是在肯定自己的想法。在沈桐麵前,吳江凱雖表現出對“三虎”的種種不滿,但沒有一次提及到縣長丁慶祥。
沈桐不敢妄論,道:“據石河鎮蔡書記所言,此次組織者是瓦溝煤礦的一位副礦長,他是南灣村人,目的是旅遊,可現在演變成群體上訪,不得不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精心策劃的陰謀。至於出於何種目的,我猜想是針對這次民主推薦而來,誓在攪亂局麵,混淆視聽。”
沈桐的比較隱晦,他不想直接出幕後人,是因為拿不準吳江凱的脈絡,萬一那句話錯了,引起吳江凱反感,得不償失。另外,這個回答也比較巧妙,通過分析事件的前因後果,讓吳江凱自己去尋找想要的答案,也能間接地體現領導的決策權威。
吳江凱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突然又問道:“生這麼大的事,蔡家全哪去了?”
沈桐得知事情的經過後,一直給蔡家全打電話,但始終關機,打給石河鎮辦公室卻無人接聽,吳江凱問起,沈桐不知該如何回答,隻好含糊其辭地道:“可能蔡書記這時在隆南市吧。”
一路上,吳江凱的越野車成了臨時指揮所,吳江凱和沈桐的手機就沒有間斷過,一個又一個電話打進來彙報最新進展。萬強已經帶著橋北村村民返回東泉縣,而隆南市那邊卻陷入膠著狀態。
據張立偉彙報,南灣村村民一開始反對成公司開獅頭山,到後來引到了村裏的那條路上麵了。從獅頭山往下運礦,南灣村是必經之路,可南灣村村民堅決要求改道,因為此事,還差點動起了手。
事情拖下去不是個辦法,吳江凱當機立斷道:“你告訴張立偉,必要時可以采取非常手段,無論如何要控製住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