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老軍人與躺在棺材裏的老王敘家常時,吳江凱把張立偉拉到一邊,悄悄地問道:“這位老領導是什麼來曆?”
張立偉在思考同樣的問題,因為東泉縣在外當官的,或者是名人,都被一一收錄在《東泉縣名人錄》裏,而且每年都要在京城、隆中市召開同鄉聯誼會,可並沒有關於這位老軍人的任何史料,張立偉也無奈地搖了搖頭。
吳江凱一時有些慌神,臉色也有些難堪,繼續問道:“那是誰通知他來的?”
張立偉依然一臉茫然,有些愧疚。
問不出什麼重要線索,吳江凱內心同時也在自責,平時忽略了對老王的關照,更少於了解他的相關人脈,省委書記既然也到場了,足以明這位老軍人的地位之高,萬一待會聊起老王的生平事跡,那可就慘了。大冷的,吳江凱額頭直冒冷汗,他盡量保持冷靜道:“這裏不用你了,你趕緊去東泉酒店準備午宴,記住規格一定要高。另外盡快調查清楚老領導的來路,快去!”
因為有軍人站崗,沈桐無法靠近靈堂前,隻能遠遠地觀望。他看到吳江凱慌亂的神情,又與張立偉嘀咕了半,他立馬想到,吳書記肯定和自己有同樣的疑問,麵前的這位老軍人到底是何許人也?
他努力地回想著老王生前與自己談過的每一個細節,想到那位老軍人剛才的一聲“老連長”,沈桐好像聽到過,又好像不太熟悉,思慮再三,他決定折返回老王的住處,看看能不能找到點蛛絲馬跡。
回到老王住處,縣民政局和史誌辦的工作人員正在整理遺物,牆上的照片已經被取了下來,櫃子裏的書籍也被心翼翼打包,一定珍貴的史料甚至要移交檔案局或文物館。工作人員見到沈桐後,就像見到縣委書記一般,立馬停止了手中的活,恭敬地叫著“沈秘書”。
沈桐此刻顧不上講些客套話,直截了當問道:“遺物都整理完了?”
一個工作人員道:“基本上快要結束了,就剩下辦公桌下麵的抽屜和櫃子沒有整理,我們沒有鑰匙打不開,隻能請示領導後再做決定。”
沈桐猛然走到床前,掀起褥子一角,在一本書裏找到一把拴著紅頭繩的鑰匙,快地把抽屜打開,現了裏麵躺著一本泛黃的筆記本。
工作人員看到沈桐熟練的舉動,頗為驚奇。沈桐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解釋道:“放心,這也是第一次打開王老的抽屜,王老生前交代過我,抽屜裏的東西要如數交給黨。我現在拿這本筆記本有重要事情,你們繼續。”
完,來不及查看抽屜裏還有什麼寶物,拿著筆記本一邊往縣劇院走,一邊翻看著筆記本。
這本筆記應該是老王的回憶錄,記錄年限不長,從1979年開始記,斷斷續續已經寫了年。筆記本上歪歪扭扭的筆跡好像學生寫的一樣,也難為了這位沒有文化的革命軍人了,不過每一筆都非常用力,能看出他每寫一劃都是在記錄生命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