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春節很熱鬧,尤其是在農村。一進臘月,基本上就開始為過年做準備了,前前後後要忙活一個月,直到大年三十晚上,才能消停下來。
臘八節一過,家家幾乎都行動起來,先是把家裏翻個底朝,犄角旮旯打掃一番,有的人家還要重新粉刷,把家裏拾掇的幹幹淨淨的。需要添置家具、家電的,這個時候就把一年積攢下來的錢拿出來,到縣城美滋滋地抱個大彩電回來。
家裏收拾好了,就該捯飭自己了,一家人拖家帶口的“瘋狂”采購。條件好一些的直接去隆南市或省城隆中市,條件一般的就在縣城商場或地攤上,總之不管有錢沒錢,總要添置兩件洗衣服,從裏到外換個新。男人和孩子好,最挑剔的就是婆姨了。不管自己的身材相貌如何,看著牆上的掛曆買衣服,追趕時尚潮流。
此外,婆姨們還喜歡燙頭。一到年前,理店的生意異常火爆,一大堆婦女擠在狹的空間裏,一捯飭一就過去了。進去的時候都是灰頭土臉,從理店一出來,胖的瘦的也不管型適合不適合臉型,個個都是波浪卷多彩爆炸頭,臉上掛著無比燦爛的笑容,迎著夕陽用手搔弄著頭。
年一過,過年的氣氛就越來越濃了,大街巷到處都是賣東西的,有賣春聯年畫的,有賣花生瓜子的,有賣鍋碗瓢盆的等等,商品琳琅滿目,幾乎應有盡有。遠遠望去,街頭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過年的重頭戲當然是吃了,農村人更是如此。一年到頭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等的過年的時候大開“吃”界,好好“揮霍”一下。這兩,村子裏此起彼伏的殺豬叫聲不絕於耳,往往東頭聲音剛剛落下,西頭那邊就開始嚎叫。村民們樂嗬嗬地東奔西跑,挑最好的,最便宜的,背一扇豬肉就抗回家了。
豬肉的吃法品種繁多,炒、蒸、煮、醃、炸風味不同,各有千秋。農村人為了存儲方便,大多都選擇了炸這一做法,不光豬肉如此,就是麵食、蔬菜等都采用炸的辦法。
豬肉做法很多,可以做紅燒肉,肉丸子等,麵食那就更多了,油炸麻花,脆皮等,還可以用白麵和粗糧麵和起來,拉成條狀,像編辮子一樣擰在一起,炸出來就是兩種不同的顏色,一口咬下去,軟乎乎的,就和年糕一樣,外酥內嫩,美味香甜。
待到大年三十,家家一大早起來就打掃院子,貼春聯窗花,然後在院子裏用煤塊堆一個旺火,寓意著來年的日子要過得紅紅火火。下午,基本上都忙活完了,就準備洗澡換洗衣服了。村裏沒有澡堂子,所以家家都用一個大盆,裏麵放滾燙的熱水,舒舒服服地躺在裏麵,把一年的疲勞都洗去。
晚上,家家的彩燈、燈籠就都亮起來了,孩子們就穿著洗衣服傾巢出動了,拿著鞭炮挨家挨戶亂丟。大人們也不惱,任由孩子們去玩耍。而大人們則圍坐在暖和的炕上,一邊包餃子,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到了十二點,村子裏劈裏啪啦的鞭炮聲響起,意味著新的一年就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