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雄渾連綿,在這西部大地蔚然成景。此刻,一條仿佛長蛇般的軍隊正在山道上疾行,這些人全部黑衣輕甲,背刀負弓,神態彪悍,顯然是百戰之師,精銳異常。
這些人多為步兵,但隊伍中間還是有千餘騎兵,神態沉靜,實力更強於那些步兵。騎兵隊伍中有兩人服飾異於其他人,顯示了他們不一般的身份。左邊一人騎白色神駒,一身鱗甲,雖隻坐於馬上卻仍顯得身形龐大魁梧,胡子蓬鬆似乎把整張臉都遮了起來,但是一雙烏黑的眼睛卻是炯炯有神,右邊的卻是一個穿著輕甲的中年人,相貌文秀,頗似一名朝堂之上的文官,此人不時的查看周圍的地形,姿態從容瀟灑。
“良臣,大軍已經接近川西,隻要過了這一座山脈,應該就可以找到一些小村鎮了。那時候,這以戰養戰之策才算得上是真正實施起來了。”中年人對那名將領說道。
將領神色恭敬的說道:“郭先生此次秘密隨軍前來,這份膽色良臣萬分傾佩。請先生放心,隻要還有一口氣在,良臣必會保先生周全。”
那中年文人正是郭子儀後代,現在忽必烈手下的頂級謀士郭侃,而那名將領就是這隻三萬奇兵的頭目汪良臣。宋朝方麵雖然已經知道這隻軍隊要潛入川西打遊擊戰的消息,卻沒有偵知郭侃也在這隻部隊裏。
“無妨,良臣無需如此擔憂,我軍隻要能夠突破宋軍防線,進入大理境內,那就再也無人可製了。待到後麵那兩隻隊伍先後到來,我們就有近十萬人,大可在這宋軍的後方鬧他個天翻地覆,讓趙讓他不得安寧。”郭侃微笑著說道。
汪良臣也是心中大樂,說道:“雖然這幾年宋軍進行變革後戰力大大提升,加之裝備精良無比,把局勢逐漸扳了回去,可是我們這邊也有阿裏親王那樣的超卓人物,不由那少年皇帝趙讓專美!”
郭侃露出崇敬的神色說道:“阿裏親王的智謀和見識為我生平僅見,遠高於另兩位親王甚至是大汗,又沒有那些蒙古人固有的蒙漢之分,待我們這些漢臣極厚,所以我和你才會不選擇權勢更高的那幾位,而是選擇為他效力。阿裏親王這樣的人物,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而那趙讓,雖然也是雄才偉略,但是行事狠辣無比不留餘地,更是多次派人到北方來屠殺平民,還用福壽膏那樣的下作之物損我軍力,可謂是大傷天和。此人,我不屑之!”他的言語中,倒是完全把自己當成蒙古人了,忘了蒙古人在北方殺害了多少無辜漢人。
汪良臣也是深有同感的說道:“郭先生言之有理,阿裏親王的確是蓋世人傑,而那趙讓雖然也是阿裏親王反複提及到的一代豪雄,但是此人行事卑劣,實在不是個王者。阿裏親王委我等以重任,在賀蘭山曆三年訓練出這十三萬擅長遊擊和山地戰的雄軍,今日有機會報效於他,我等應全力以赴,敢不以死而報?人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
兩人正是阿裏不哥大力提拔的漢臣之一,負責為阿裏不哥訓練士兵。他同樣以現代的訓練方法,在賀蘭山一帶以及東北的大興安嶺附近訓練了一大批擅長山地作戰的士兵。這些人主要是漢人,大多是受到過阿裏不哥極大恩惠的北方漢人,他們原本住在阿裏不哥的領地,他們受到過阿裏不哥的照顧,境遇好於其他蒙古親王貴族領地上的漢人(其實也就是勉強能糊口而已),所以生性懦弱的他們感於阿裏不哥的恩惠,參加了他的軍隊,而且忠心程度遠高於其他親王麾下的那些漢軍。這個政策,就叫做“以漢製漢”。
趙讓其實已經從蒙古境內的那些情報人員傳回來的消息裏知道了此事,大為震怒的他立刻給各級軍隊下了死命令,以後交戰的對手即使是漢軍,也不得有絲毫留手,除非他投降,不然一定要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