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貞平18年,楚王朝國力衰退,又正值天降大旱,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地,民不聊生。此時對中原垂涎已久的各路夷族紛紛起兵,想趁機入主中原。於是,以北契丹為首,聯合南蠻越人,東海倭人,東北金人,西夏羌人,五路人馬齊攻中原。各路守軍,兵將皆不思戰,節節敗退。京師長安之中,人人自危,甚至有人暗投了北契丹而去。京中無將可調,大楚王朝,危在旦夕。
”陛下,如今五藩齊攻中原,又值饑年,我朝已陷入百年未有之困境,如今京中人人自危,將帥或戰死或稱病或叛變。陛下江山危如累卵,此乃生死存亡之際,願陛下早日想出破敵之策,就天下蒼生於水火之中啊,陛下!“
此時六神無主的老皇帝聽此言論,定睛一看台下跪著的正是司徒尤。楚皇聽了長歎到
“朕豈不知這些道理,愛卿啊,如今你對朕說這些話,有何意義?”
楚皇說著說著又不覺大怒起來,對著朝上眾大臣大吼
“朕養了你們這麼多年,待你們如何?如今存亡之際,爾等是一句有用的話也沒有,平時不都劍拔弩張的參這個參那個的嗎,現在呢,啊!說話啊!“
眾臣聽罷,全部跪伏在地上,不敢直視不敢發言,大氣也不敢喘。這諾大的金殿之上,靜的隻剩下楚皇憤怒的呼吸聲。此時尤暗暗抬頭,看見楚皇焦頭爛額,手足無措,群臣鴉雀無聲,這正是他想要的結果,於是,尤起身進言
“吾皇,吾有一計定能救黎民於水火,扶乾坤於倒懸!”
“愛卿,你可別賣關子了,趕緊道來。“
“陛下,可還記得當年陛下幕府下有三位猛將,如今都閑賦在家,陛下如請他們三位出山,定可擊敗五藩,廓清寰宇。“
“自從朕登基以來,確實忽略了這三位老兄弟,愛卿你就替朕擬旨,令他們速速應敵。”
“諾”
旨:拜北平魏騭為鎮北大將軍,統兵平契丹,金人之亂,拜襄陽龍燮為定南大將軍,統兵平南蠻之亂,拜晉陽胡濘為征西大將軍,出兵西羌,以做京城西方之屏障。
眾臣下朝,都暗自議論:
“這尤真是老奸巨猾,故意給皇上和我等難堪,自己卻早有計較,以此來博得皇上聖心,這心機也太深了。“
“誰讓咱們沒想出法子來呢'
“你說這皇上棄用這三人十多年了,這次又在這等關頭啟用,這三人能忠心的打仗嗎“
“皇上這不也是沒辦法嗎,再說了,如若這三人真的也打不敗五藩的話,正好也可以讓這個皇上的紅人尤司徒喝上一壺,哈哈哈“
這時一位白髯老儒走了過來,冷冷笑道
“朝中正是有了汝等小人,天下才會如此不堪。“
說罷,拂袖而去。眾人一看此人正是司農大人譚豫。眾人笑道:
“這個老匹夫,還是這麼頑固不化啊。“
“走走走,不去理他,我府上最近新來了一批西域舞姬,那身段才叫一個美呦,請大人們賞光,去瞧瞧?”
“甚好甚好,走走走”
說罷,一行大臣,卻是觀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