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0七章 第二次保衛戰(5-6)(2 / 2)

這支炮兵部隊來自周莊師團炮兵聯隊,共有五百多名日軍,兩天前便已到達嶠南,駐紮在赤嶺日軍中隊,12匹騾馬拖拉12門41式山炮。

41式山炮口徑74毫米,射程6300米,是侵華日軍主要火炮之一,也是壓製對方火力的最佳炮種,多裝備野戰師團所屬的炮兵聯隊。

由於炮體輕巧,隻有725公斤, 2個士兵就能推著山炮到處跑,正因為這種優良的機動性能,41式山炮適合在各種地形中使用。

這次攻打獨立團,日軍之所以不遠千裏,從周莊出動射程較遠火炮,目的顯而易見,即遠離獨立團營區,防止被獨立團再次偷襲。

兩支隊伍會合後,部隊繞道而行,前往西南方向開進。

作為二次攻打獨立團的副總指揮,安藤騎一匹棗紅馬,行走在步兵與炮兵隊伍的銜接處。

作為保安團副團長,朱子輝也起一批棗紅馬,行走在安藤後麵。

至此,日軍二次攻打獨立團正式拉開戰幕,一線部隊總共五千餘人。

借鑒第一次攻打獨立團過早暴露的教訓,二次攻打方案首先規定,先頭部隊一律夜間行軍,於夜間潛入作戰區域。

除此之外,方案特別規定,行軍路線必須繞道前行,一旦被路人發現,亦能造成誤判。

淩晨五點三十分,西路大軍曆經近十二個小時的長途跋涉,終於趕至距離圈子嶺大約四十公裏處,從三處山林間停留宿營。

如此同時,北路大軍行至距離圈子嶺大約三十公裏處,分兩路從兩處荒野林地間駐紮宿營。

時至晚上六時,臨水總指揮部接到先頭部隊發來的電報——

先頭部隊現已逼近圈子嶺四十公裏處,按照作戰預案,淩晨五點前對獨立團形成包圍。

這次攻打獨立團,總指揮依然由師團參謀長石井少將擔任,田原和安藤依然擔任副總指揮。

看完電報,石井親自用報話機下達指令,命令坦克部隊立即出發,早上七點前到達指定作戰位置。

接到指令,駐臨水城外南壇軍營兩個坦克中隊,共20輛97式中型坦克轟轟隆隆駛出營地。

這支坦克部隊來自兗都獨立特混旅團,由山東管區司令部調遣,早在三天前到達臨水城。

97式中型坦克車長5.516米、寬2.33米、高2.23米,全中15.3噸,乘員4人,主要武器為一門97式短管火炮,攜彈量120發。

輔助武器為2挺97式機槍,攜彈量4035發,其中1挺為前置機槍,另1挺裝在炮塔後部位置。

在運行方麵,97式坦克最大時速38公裏,最大行程210公裏。

因其火力和機動性能優越,97式中型坦克普遍裝備侵華日軍,是二戰期間日軍裝備最為成功的車型。

下達完指令,總指揮部成員分乘四輛吉普,帶領二十輛輜重卡車、五十輛輜重馬車,以及三百多人的後勤保障隊伍開出軍營,直奔臨水東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