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朝堂之爭 三(2 / 2)

看著沈崇名一臉無所謂,徐階心中暗恨,暫且先讓你得意著,以後有你哭的。“回稟皇上,沈大人在統領浙江兵馬剿滅倭寇期間,獨斷專行,多次刁難衛所將領。並設下計謀,將隨行征討倭寇的數名將領全部定罪查問。恕微臣鬥膽,皇上您難道覺得如此胡作非為之人,能夠擔任要職嗎?”

徐階的話鏗鏘有力,久久回蕩在大殿之上。殿內眾大臣表情各異,滿臉興奮者有之,閉目養神的也不少。雖然這樣,大家心中的想法卻是一樣的,那就是等著看好戲。當然,很多人會在沈崇名處於劣勢的時候,緊跟著徐階的腳步落井下石的。

隆慶帝眉頭更皺。這件事他也是知道的,畢竟一次性懲處數名將領,這也是關係到地方安定的大事,不但沈崇名上了折子呈明此事,浙江布政司、都司、按察司三大衙門也都來了折子告訴自己這件事。

戰場抗命,依照軍法來說領軍將領是有權利當場執行軍法將其就地正法的。況且沈崇名當時隻是將他們關押起來,等著戰事結束才定的罪,這一點上無論怎麼說沈崇名都是沒有做錯半點的。

不過一次處罰這麼多的將領,也確非可以當作是一件小事,前些日子一直風平浪靜,隻是沒人計較罷了。可是現在忽然間從徐階口中提出來,隆慶帝立時便知道徐階狗急跳牆了,這次他不但要讓沈崇名無法出任上直衛都指揮使一職,隻怕還打算把他治罪啊。

琢磨一下,隆慶帝語氣緩和了不少。“徐愛卿,這件事早有定論,那幾人戰場抗命,沈愛卿依法治其罪名,沒有任何不妥啊。”

“皇上,可是據微臣查證,這幾人世代忠良,其祖輩為我大明朝立有不少汗馬功勞。而這次作戰,沈大人明明知道衛所兵丁羸弱不堪驅使,還偏偏讓他們正麵仰攻,而朝廷派往助戰的三千營精銳卻隻是跟在後麵督戰。是役,衛所兵丁傷亡慘重,幾位將軍也是為了減少傷亡才下令後撤。可是沈大人不問青紅皂白,當即就命人將幾人拿下問罪,這難道不是故意陷害嗎?”徐階的聲音越來越高,口中唾沫橫飛,滿臉憤慨之色。

“這……”隆慶帝剛剛張口,就聽得徐階繼續說道:“為此,浙江都司各地衛所將士心中憤慨不已,數次聯名呈遞文書至內閣,要求朝廷嚴懲沈崇名。微臣念在沈崇名有大功與朝廷,這才好言相勸暫且穩定局勢。可是如今,皇上您卻要任命沈崇名為上直衛都指揮使,如此加官進爵,讓各地將士何以心服口服?”

在徐階看來,這次的事情已經不單單是自己和皇上之間的一次較量了,而是關係到自己日後的地位。一旦真的被隆慶帝勝出沈崇名坐上上直衛都指揮使的位子,自己必定威望盡失,再也無法在這朝堂之上引領群臣了。

所以這次徐階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竟然親自出馬給沈崇名按一個罪名,絲毫不顧及大明律中的反坐之罪。

“這……”隆慶帝有些著慌了,事情被徐階說到這般嚴重的地步,若是不能駁倒他,隻怕沈崇名真的要獲罪了。天下悠悠之口,就算是自己身為天下之主,也沒辦法堵住的。

徐階心底冷冷一笑,這把險算是冒對了,竟然把皇上逼到了啞口無言的地步。

“皇上,微臣有話要說。”一直默默聽著的沈崇名終於開口了,臉上無悲無喜,竟然給人一種超脫俗世的感覺。

“沈愛卿,你有話就說吧。”看著他這副表情,隆慶帝也安心不少,也許局勢並沒有脫離自己的掌控。

沈崇名行了一禮,竟然大步走上前來,麵無表情的看著徐階問道:“徐大人,敢問朝廷每年耗費大筆錢糧供養百萬大軍是為了什麼?”

徐階不屑一哼,“自然是為了保家衛國。”

“對,就是為了保家衛國。國便是我大明天下,而家則是我大明朝的黎民百姓,而我幅員遼闊的大明天下,便是由這些千千萬萬的百姓組成。所以下官鬥膽認為,朝廷養兵,為的就是在天子的帶領之下保得天下百姓安泰。”這時候了,沈崇名話裏話外還忘不了拍一拍隆慶帝的馬屁。

“也正是因為如此,各地百姓才會每年繳納錢糧給朝廷供養這百萬大軍。打仗哪有不死人,也許今日戰死一名軍士,來日就能讓數百百姓免於戰火塗炭。”沈崇名聲音有些低沉。

不過他這番話卻無法打動徐階,甚至是朝堂之上的大多數人。“哼,但你執意妄為,平添近千傷亡,與這又有何幹係?”徐階冷笑著反問道,沈崇名說了半天他都沒能聽出有何用處。

“有,下官隻是想說,那些戰死在敵人兵器之下的將士死的其所,也許他們籍籍無名,但是後世之人卻會因為他們朝廷將士的身份而對他們欽佩不已。而徐大人您說平添近千傷亡,這一點下官不敢苟同,根據陣亡將士的傷痕來看,多數人都是背後中刀殞命。”沈崇名緊緊盯著徐階。果然看到他臉上浮現疑惑。心中不由鄙視,這些隻會做些口誅筆伐的讀書人,又如何會明白背後中刀身亡的含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