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朝堂之爭 四(2 / 2)

以前一直就聽說衛所兵丁戰力低下,前兩次也許是對手的原因,都沒有感覺到他們弱到了什麼地步。可是這次親眼一見他們對戰倭寇的時候的怯懦樣,還真是有這麼回事。回來的路上,沈崇名就一直在琢磨前些日子提過的改製一事,前後思量雖然覺得關係重大,但還是決定冒險一試,若果真的能改變當前的衛所將士羸弱,那就算是日後沒有別的變化,也不必再擔心數十年後馳騁無敵的滿清鐵騎了。

現在可好,借著這當口沈崇名伺機提出了自己心中想法的一部分,那就是大刀闊斧的將衛所係統不作為的將領全部剔除,選拔人才重振士氣。

隆慶帝著實鬆了口氣,心中對沈崇名竟然生出一絲佩服之情。好一張巧嘴,三言兩語便將徐階淩厲的攻勢化為烏有。

“愛卿言之有理,這件事朕也有所耳聞。”隆慶帝點了點頭,生怕沈崇名再繼續說下去,接著便說道:“這件事咱們要從長計議,今日暫且將你的新職位定下再說。”

現在徐階已經完全處於劣勢,隆慶帝打定主意乘勝追擊,也好借著現在的優勢一舉把沈崇名的職位定下來,也算是完勝一局了,日後徐階必然會收斂不少。

沈崇名滿腹話語想說,可是看著隆慶帝沒有繼續下去的意思也隻好作罷,躬身應是向後退去。

“沈老弟,厲害。”路過劉守有身邊,這家夥悄悄地豎起大拇指低聲讚了一句。沈崇名微微一笑,倒也淡然得很,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而已,畢竟凡事大不過一個理字。

看著神情蕭索的徐階,隆慶帝絲毫不留情麵的問道:“徐愛卿,關於沈愛卿新職位的問題,你還有什麼看法?”

這話無異於在打徐階的臉,就見徐階臉色一黯,俯首說道:“微臣還是那句話,沈大人雖然立有大功,但現在浙江各衛所人心不穩,實在不易提拔他升任上直衛都指揮使。”

語氣軟了很多,這話隆慶帝如何能聽不出來,也不再問話,扭頭對著身邊的陳洪說道:“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沈崇名滅倭有功,卸任工部侍郎之位,轉任從二品上直衛都指揮使,欽此。”

內容不多,聽在徐階耳中卻猶如針刺,隻談及了工部侍郎一位,卻沒有說讓沈崇名卸任錦衣衛指揮同知的職位,看來皇上是真的準備大加倚重沈崇名了,要知道這兩個職位加起來,稱呼沈崇名為軍中第二人也不為過。而這第一人,就是在軍中德高望重,身居錦衣衛指揮使一位的成國公。

沈崇名一陣汗顏,這上直衛可是專司保衛皇上的親軍,駐紮在北京城以及附近重鎮的二十五衛外加三大營共十餘萬人馬全部歸自己節製,雖然很多都是自己無法調動的,但是常年備戰的精銳將士也有五六萬。這麼大權利,實在是太過位高權重了,這皇上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吧。

“微臣沈崇名,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恭恭敬敬跪下叩頭謝恩,盡管沈崇名驟然掌控了這麼大的權利心中誠惶誠恐,卻也不能拒絕了這份天大的信任。

徐階無奈的歎了口氣,輸了,徹底的輸了。與他不同,不少朝臣對著沈崇名投來了欣羨的目光。乖乖,這沈崇名區區二十餘歲便登上了這般高位,翻遍本朝史書也鮮有人能和他比肩,這日後的成就也是難以估量的。

這件事敲定,整個朝會已經不知不覺的過去了一個多時辰。心情歡愉的隆慶帝這才覺得堅實的龍椅有些硌的屁股疼,太祖爺好思量啊,這是時時刻刻都在告訴朕這後人這個位置不好坐呢。

宣布退朝,在山呼萬歲聲中,隆慶帝誌得意滿的走了下去。沈崇名難掩滿臉喜色,剛剛退到殿外,附近大臣便呼啦一聲圍了上來。

“恭喜沈大人賀喜沈大人。”……賀喜之聲不絕於耳,竟然讓沈崇名應接不暇,一時之間想開口都不成。

恰恰相反,曆來都是眾星拱月的徐階身邊卻是顯得冷清,除了幾個死忠派緊緊跟在身周,往日的馬屁精們一個也沒有了。大家不是傻子,通過此事已經隱約的看出了徐階氣數已盡,這時不趕緊轉投其他門戶,將來就等著被人踩在腳底下吧。

“哼,一群阿諛奉承之徒,斯文敗類。”歐陽敬之看著人聲鼎沸的那頭,忍不住拂袖氣道。話中酸意濃濃,卻是有些吃醋了,形勢變化實在是太快了。

一邊的張居正微微搖了搖頭,心中卻在為徐階有些惋惜。恩師最近這心思實在是有些亂了,為了一個沈崇名便下了如此大的賭注,實在是有些不值得。現在可好,這一陣把自己幾十年積攢起來的威望全部搭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