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帝的聖旨一到,李景隆頓時得意,最後靠的人是誰,還不是我李景隆,都說耿炳文有兩下子還不是被燕王的部下打的縮在裏麵不敢出來。
“來人,點齊兵馬,全力出戰。”
李景隆有了兵權,終於可以自己說了算,這段時間壓抑的情緒得到釋放,同樣想通過一場大戰來證明自己,在李景隆的眼裏,上一次晉王之亂的失利不在自己,而是林風沒能守住大營,否則,自己率兵回援,裏應外合,亂局輕鬆平定。
李景隆隻留下一萬人馬守衛濟南城,自己帶著十幾萬兵馬出城直奔交戰的真定府方向奔去,李景隆的算盤很簡單,趁著燕王亂軍打真定府,後麵不防備,直接大軍撲過去。
李景隆的算盤打的不錯,這個時候,燕王的主力確實是被耿炳文拖住,這個打法恰恰是朱棣最擔心的,不能拖太久,就算是打著清君側之名,還是名不正言不順,這樣打下去,等於是依靠自己的北平之地和整個大明交戰,時間一長,物資和軍備肯定跟不上。
李景隆率領大軍出濟南,朱棣立刻得到消息,大帳內,眾人哈哈大笑,“王爺神機妙算,李景隆終於忍不住了。”
這裏麵都是打仗的好手,這個時候北軍就盼著南軍能出來和自己打,不僅痛快,而且贏得也容易,馬三保拱手施禮,“王爺,三保願統帥兵馬,一舉攻破李景隆。”
燕王擺手,“不急,本王相信,三保有這個本事,李景隆不過是一個餌,本王有一個更大的計劃。”燕王說完,眾人俱是神色一變,要知道,李景隆手裏有十幾萬兵馬,這個局已經足夠大,更大的計劃,那是什麼,難道要一舉吞掉整個南軍,如果真是那樣,大明的天怕是真要變了。
燕王說完看著一旁的道衍,老和尚嗬嗬一樂,“貧僧算到李景隆生有反骨,所以,隻需將其圍住,一來可以吸引真定府的守軍來救,我們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軍師的意思是勸降李景隆?”
道衍點頭,這個老和尚深不可測,而且懂得天象之法,這一次燕王起兵完全是按照道衍的計劃,時機把握確實恰到好處,因為南方的暴雨,此時,大明的物資和兵力同時吃緊,因為擔心災民暴亂,南方城內的守軍不敢調回,各地的糧食最多隻能自足,根本沒有辦法支援京城。
應該說,這場大水讓原本實力懸殊的雙方逐漸找到了一些平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李景隆,如果李景隆歸降,那麼燕王這邊等於直接多了十萬兵馬,這對於朱允炆而言絕對是致命的打擊。
“眾將聽令。”
燕王手持令牌,眾人上前,燕王一一安排,整個計劃極為詳細,首先要敗,然後促使李景隆率兵來追,真定府和濟南之間有一條大峽穀,峽穀外圍很寬,越到裏麵反而越窄,隻要盡可能把李景隆的人馬吸引進去,然後將穀口封鎖,不出十日,李景隆必降。
單表李景隆率領大軍得意洋洋朝著真定府方向進發,走出去五日遠遠看到燕王北軍的旗幟,“停。”
李景隆還算小心,人在馬上手臂抬起,中軍快速向前,親衛直接將李景隆護在中間,馬蹄聲陣陣,前麵閃出一隊人馬,騎兵在前,步兵在後,為首一員大將,身上盔甲在陽光下格外閃亮,手裏拎著一把鬼頭大刀。
“呔,來者何人,老子刀下不死無名之鬼。”那人手中鬼頭刀一晃,一臉的不屑。
“放肆。”
李景隆身後跑出一匹戰馬,馬上一員小將,應該是急著立功,對方隻有一萬人馬而已,隨意這個仗閉著眼睛打都能贏。
兩匹戰馬接近,那人冷哼一聲,手中鬼頭大刀一晃,兩人兵器撞在一起,隻見對方手腕一翻,下一瞬間,衝到近前的那名將領腦袋直接被刀刃砍斷掉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