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2 / 2)

李子元在將這條溪水,變成了一個不大的水塘之後,他才開始動手熬製白磷。李子元將常娟買來的大缸,想辦法鑽了一個眼。安裝上中間用紅烙鐵燒出一個圓孔的細木頭,製在的用來收集水蒸氣的管道。

然後在大缸裏麵裏麵堆上河沙、木炭和適量小米,在倒入尿液密封後加熱。通過水冷卻之後,得到了需要的白磷。隻是這個辦法也是李子元前世。偶然得到的一本化學書,確切的說是描寫古代西方煉金師書上看到的,至於實際上的操作,他也是第一次搞。

除了尿液加熱後,揮發出來的氨氣味實在讓人難以接受之外。第一次操作的李子元,也因為技術不過關,損失了不少的原材料。好賴尿液這玩意雖不能說要多少有多少,但原材料的來源也相對充足一些。

在損失了不少的原材料之後,總結經驗再接再厲的李子元,總算搞出了一些白磷。不過代價除了大家都在拚命的喝水,為李子元熬製白磷籌集原材料之外。就是李子元自己盡管帶上了李子筠用毛巾,為他臨時改製的口罩,但也被熏的是頭昏眼花幾天不想吃飯。這個時候李子元才知道,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可真不是容易。

最後為了解決毒氣汙染,李子元隻能無奈的帶起了繳獲的日軍防毒麵具,這才讓他感覺好受了一些。隻是這種辦法雖說總算提煉出來急需的白磷,但對原材料的消耗,也實在是太大了。常常積攢了很長時間的尿液,才能熬出一點點的白磷來。

在熬製白磷的同時,李子元還利用收集的硝土以及草木灰一起熬硝。一時之間,整個二區在常娟的動員之下,家家都在挖老房子的牆腳土,尤其那些大小便地方和豬牛圈的土。郭老三也帶著幾名戰士,漫山遍野的去找山洞和硝土。

至於硫磺的來源,也在郭老三的努力之下得到了解決。當然在晉東南本地天然硫磺是沒有的,這裏距離大同太遠了。但郭老三在南麵緊鄰壺關的山區,找到了工業製硫的主要原材料黃鐵礦。雖說比天然的硫磺礦要多一番手腳,但是總算解決了部分原材料的問題。

中國民間土法熬製硫酸和硝酸的工藝,雖說隨著現代化學工業的發展,已經大部分都失傳了,但郭老三卻會一些熬製硝的本事。在原材料的問題大致解決之後,郭老三接過了熬硝的工作。

盡管沒有進行過係統的學習,甚至連化學是什麼東西都不知道。但依靠多年馬匪生涯自己配製黑火藥,作為土槍、土炮發射藥的經曆。讓郭老三在熬硝的時候,技術比初學乍道的李子元要熟練的多。

郭老三一上手,李子元就看出這位老兄熬硝的手法,絕對是一個這方麵的專家。轉念一想,李子元倒也不意外。這位老兄是馬匪世家出身,而對於馬匪來說一支製式步槍是很貴的,同時子彈的價格也不便宜。

單靠製式槍械武裝全部馬匪,對任何一支馬匪武裝來說,都顯得過於昂貴了。尤其是對於綏西這樣,一個貧窮落後的地方來說。在他的那支馬匪隊伍裏麵,鋼槍應該隻是骨幹有。至於那些小馬匪,還是以使用黑火藥作為發射藥的火槍,甚至是火銃為主。

既然有大量的火槍,那麼自己配製黑火藥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黑火藥的最佳配方是以硝為主,熬硝不熟練那就怪了。而且李子元發現,郭老三不僅會熬硝,熬出的硝酸鉀純度還相當的高。

郭老三接過了熬硝,李子元則一身兩用。他一邊用收集來的尿液,盡可能多的用土法熬製白磷。一邊用在南邊山區找到的黃鐵礦石,開始土法弄硫磺。李子元一方麵不斷地拚命回憶前世學到的那些化學知識,一方麵不斷地反複實驗。

雖說受製於原材料和場地,關鍵是隻能以大缸、瓦罐為設備,李子元的土火藥製造進展緩慢。但好在經過反複實驗之後,李子元還是將黑火藥搞了出來。而且他搞出的黑火藥之中,因為裏麵的硝酸鉀純度高一些,威力要比一般的黑火藥大的多。

李子元搞出的這種黑火藥,是采取了他在前世看過的一本書記載的辦法。上麵有經過改良的黑火藥製造方法。在郭老三搞出了純度比較高的硝酸鉀後,李子元又將一口大鍋架在火上,不斷的小心翼翼的翻炒。

直到白色的硝酸鉀炒成了黃色後,加入硫磺與鬆木碳進行攪拌。用石磨小心翼翼的磨成細粉之後,加入百分之三的麵糊在進行攪拌,放入石舀之內用木槌不斷地捶打。直到變成青灰色後,再用篩子篩成米粒大小,就成了顆粒狀的黑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