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開會的通知來的這麼突然,讓李子元不敢有任何的耽擱。在交待了一下郭老三按照自己的辦法,繼續製造地雷。讓錢德福和賀會章,繼續按照自己的計劃,帶著部隊訓練之後。李子元帶著劉連明,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趕到了軍分區所在的潞東。
到了分區駐地,李子元連口水都沒有來得及喝,就被找到了會議室參加會議。直到會議開始,分區司令員傳達了上級下發的動員令。李子元才知道自己忘記了在整個四零年,八路軍最重要的一場戰鬥。
百團大戰這場戰鬥,是整個八路軍在抗戰期間最大的一場戰鬥。自己在前世的曆史教科書上,都反複的提起過。自己怎麼會將這麼重要的東西,給忘的一幹二淨。隻是李子元拚命的回憶,卻沒有抓到自己記憶之中,關於這場戰鬥的任何記憶。
但這次會議的結果,讓李子元很是有些沮喪。原因不是別的,其他縣的基幹營都被分區安排了任務配合此次作戰。當然同樣作為地方武裝,兄弟部隊接到的命令也是動員群眾,牽製各自正麵的日偽軍,配合主力出擊作戰。
主要的戰鬥任務,還是輪不到這些地方武裝的。但相對於他的壺北縣基幹遊擊隊來說,人家好賴都被安排了任務。他自己部隊得到的命令時,繼續休整但密切關注長治至壺北的日偽軍動向。在戰役進行期間,配合分區武裝保護太行根據地腹地的安全。
基本上沒有被安排作戰任務,讓李子元多少顯得很沮喪。自己在這場軍史上赫赫有名,也是整個抗戰期間八路軍,發起的最大一場出擊作戰之中,隻能坐在一邊幹瞪眼愁著,這對於李子元來說很難接受。
自三七年東渡黃河進入敵後戰以來,李子元跟隨主力部隊,幾乎參加了一二九師所有的戰鬥。現在這場大戰居然沒有他什麼事情,也算是好戰分子一個的李子元,心情要好受那就怪了。
但上級的命令已經下達,分區首長在會議上一再強調,各部要嚴格服從命令,保證太行根據地的安全,保證主力作戰後顧無憂的話。讓李子元盡管心裏直癢癢,但也不敢有任何的輕舉妄動。
而讓他真正不敢擅自行動的原因,除了上級的命令之外。李子元自己部隊眼下的實力,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至少在部隊完成自己的訓練目標之前,他不認為自己部隊戰鬥力能夠滿足需要。否則雖說上級命令密切監視,但按照李子元的性格,不去參合一腳就怪了。
不過雖說沒有安排任務,但在會議散會其他幹部都返回各自駐地的時候,李子元被分區政委留了下來。由此時為了準備此次作戰,已經從外地返回的王誠專門找他談話。不過在與王誠談話之前,分區政委兼地委書記先找他談話。
在談話之中,政委明確表示了對他未經請示,擅自讓劉雁來代理縣委書記,這種無組織、無紀律的行為,進行了相當嚴肅的批評。在批評的時候,政委的語氣之嚴厲,讓李子元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因為性格溫文爾雅,被戰士稱之為婆婆嘴的政委發這麼大的火。
火氣很大的分區政委直接告訴他,原本按照分區和地委的思路,之所以一直沒有選派縣委書記。是準備對他到任之後表現進行一段那時間的考察,由他擔任這個縣委書記,負責壺北境內黨政軍所有的工作。
按照分區和地委的考慮,在壺北形勢嚴峻,武裝鬥爭工作遲遲未能打開,地方幹部損失巨大,接連犧牲了幾位縣委書記的情況之下。分區和地委,準備采取黨政軍一元化的領導辦法。由縣基幹遊擊隊長兼任縣委書記,統一主抓軍事政治鬥爭。
之所以改變原來其他各縣,都是縣委書記兼任當地武裝政委的原因。是因為他李子元的武裝鬥爭經驗比較豐富,而現在兼任指導員的常娟,也隻是一個區委書記。所以分區和地委幾次商議之後,還是決定由李子元擔任這個縣委書記。
這個思路已經上報大區黨委,並已經獲得批準。上級領導和軍區首長,還準備將壺北縣作為一個試點。如果情況發展的滿意,將會在敵占區各個縣推廣這個辦法。可他李子元不請示、不彙報,擅自任命代理書記,這讓地委下一步的工作很被動。
一個縣委書記,他李子元一個至少現在,在地方沒有任何職務的軍事幹部就直接任命了,誰給他的這麼大權力?就算是代理的縣委書記,但他李子元也沒有這個權利。八路軍一貫都是黨管槍,什麼時候輪到槍杆子管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