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日軍則兵分兩路,不斷的采取淺縱深迂回的戰術,試圖將何三亮所部與王家溝之間的聯係切斷。麵對著何三亮那邊的苦戰,王家溝的曾生卻是遲遲未動。如果不是常娟在那裏坐陣,恐怕曾生已經擅自撤圍。
倒不是曾生膽怯,是何三亮那邊傳來的密集槍炮聲,讓他感覺到這麼死打硬拚,隻能是白白的損耗部隊還不算寬裕的實力。盡管他的部隊繳獲到了王家溝日偽軍的裝備,但眼下的裝備還是太差。子彈的數量,也沒有得到大的補充。
這要是日偽軍突破何三亮的阻擊,那麼對於眼下還遠未恢複到,李子元當隊長和營長時候元氣的自己來說,真的是相當要命的。他不認為自己的部隊,現在有可以與日偽軍正麵抗衡的能力和資本。
在平川方向的日偽軍傾巢出動之後,曾生多次建議何三亮眼下應該撤圍,向李子元那邊靠攏。但何三亮卻堅持這邊的阻擊對於全局來說異常的關鍵。在得到李子元的新命令之前,絕對不能撤退。
雖說現在兼任縣大隊政委的劉雁來沒有到位,但是得到劉雁來充分授權的常娟,也支持何三亮的態度。常娟雖說不懂的軍事,但李子元在臨分兵時候說過的那句,王家溝至礄口一線能不能拖住平川和礄口的日偽軍,是整個戰鬥成敗的關鍵。
一旦這邊無法有效的拖住兩地的日偽軍,讓這兩地的日偽軍騰出手來北上。那麼此次的整個作戰計劃,不僅有徹底失敗的危險。而北麵何家峪至東林口戰場上的參戰部隊,也將會麵臨腹背受敵的危險。
李子元這段話常娟記得很清楚,她堅持在得到李子元命令之前,王家溝戰場這邊絕對不能放棄。麵對著何三亮和常娟的強硬態度,以及何三亮已經派出通訊員去尋找主力的做法,曾生最終還是選擇了默認。
不過曾生隻同意將李子元留給他的那個排,調撥歸屬何三亮指揮。自己的縣大隊,暫時不考慮參加阻擊作戰。而且曾生在部署的時候,也做了一定的調整。將大部分的兵力,撤到了王家溝的外圍。
前邊隻留下了加強了部分基幹民兵的兩個小隊,繼續采取圍困戰術。曾生這麼做,給自己的縣大隊擺出了進退兩便的態勢。一旦何三亮那邊頂不住日偽軍的猛攻,他這邊可以立即撤到北山並順著北山撤向王家溝以東的深山區。
對於曾生的這種做法常娟極其不滿意,但何三亮卻是一笑了之。他知道接到自己報告之後,李子元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調整部署。眼下的阻擊戰雖說打的艱苦一下,可畢竟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
自己在堅持兩到三個小時,等到李子元的援軍趕到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李子元這個時候派人給自己送了一千發子彈,還有一挺輕機槍,說明他那邊的戰鬥進展應該比較順利。何三亮清楚的知道,隻要李子元那邊順利的解決戰鬥,整個全局就徹底活了。
眼下的自己和日偽軍,就看誰能撐得過最後這幾個小時。誰能撐過去,這場戰鬥的勝利就屬於誰。別說自己手中還有一定的兵力,就算是打光了,隻要能夠扭轉整個壺北境內,自夏季反掃蕩作戰後,一直被動的局麵也值得。
這邊的分歧,正帶著部隊急行軍向這邊靠過來的李子元,眼下並不知道。但知道形勢危急的他,不斷催促部隊加快行動速度。直到已經抵達距離王家溝戰場,隻有一山之隔的位置時候,李子元才命令部隊立即散開做好戰鬥準備。
在接近戰場之後,李子元並未立即采取行動。而是留下部隊,自己快速的上山。到了山頂上之後,李子元舉起望遠鏡向山下觀察的時候,發現山下的日偽軍足足近三百多。一百多個日軍,近三百的偽軍兵力,讓李子元的眉頭微微的皺了起來。
看著山下的日偽軍兵力以及日偽軍出動的輕重武器,李子元知道這是平川的日偽軍傾巢出動了。放下手中的望遠鏡,李子元心中快速的形成一個作戰方案。眼下的日偽軍重點都在東麵,也就是說他們的主要攻擊方向都是何三亮固守的那幾個山頭。
這對於自己來說,是一個相當難的機會。自己要做的不是消滅多少日偽軍,而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給山下的日偽軍攔腰一擊。現在手中重機槍就有兩挺,雖說兵力與日偽軍差不多,但武器配備好多了的李子元底氣是足的很。
下山之後李子元喊過身邊的賀會章直接交待他,一會與山那邊的日偽軍接觸之後,他的任務就是不管其他方向,直插敵軍的炮兵陣地。隻要奪去日偽軍的那怕是一門迫擊炮,他賀會章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