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李子元的真正意(2 / 2)

董平的回答,李子元並沒有立即回答他。隻是又舉起了望遠鏡,觀察了好大一會才道:“你說這裏,給壺北地方縣委和縣政府,作一個隱蔽點怎麼樣?日偽軍每次大掃蕩,他們都要留在內線堅持。”

“這裏地形崎嶇隱蔽,單純的從山下過,甚至都發現不了這山上還有一個村莊。這些鬼子連同給他們帶路的漢奸,這次都被咱們給解決了。這裏,也就成了一個日偽軍不清楚的秘密。而且這裏的地形極其有利於防守,一條步槍就可以守住上山的通道。”

“地方武裝火力弱、彈藥也不足,一旦形勢危急撤到這裏,可以避免遭受到損失。實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選擇進入那個山洞內隱蔽。我想這裏作為咱們的物資囤積點,以及壺北地方幹部的一個隱蔽點,都是一個很好的位置。”

李子元的這個思路,董平微微沉思了一下後道:“可團長,這裏移交給地方,咱們就不能作為物資儲備地了。咱們八路這裏,雖說黨政軍不分家。可畢竟是地方,到時候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我的建議,或是作為咱們的傷員和後方物資儲備基地,或是作為地方幹部的臨時隱蔽點。二者還是選其一比較好,最好不要出現交叉的情況。這樣可以避免一旦暴露,引起過大的損失。”

“咱們不是純粹的地方武裝,而這裏如果作為地方幹部的一個堅壁點,那就不可避免的出現閑雜人。這樣一來,這裏很容易暴露的。對我們堅壁物資,是相當不利的。團長,您如果問我的意見。我的回答就是一個,魚與熊掌最好不要想著兼得。”

其實董平說這番話的時候,他並未搞明白李子元的想法。而且不僅僅是他,還有之前堅決反對李子元來這裏的錢朋、張子健等人。何三亮倒是看出來一些問題,但卻並未沒有點破。李子元堅持來這裏,固然是不想在馬永成臨別的時候,楊靜搞出什麼幺蛾子難堪。

也的確是想給儲備的物資以及傷員,尋找一個新的隱蔽地點。但還有一個原因,是為了常娟考慮的。別人不知道這場戰爭還要打多久,但兩世為人的李子元卻是很清楚,這場戰爭還要兩年的時間才能結束。

即便是在戰爭結束的時候,也並不是日軍在中國戰場已經徹底的被擊敗。直到戰爭結束之前,日軍還在中國戰場占據著優勢。盡管這種優勢,已經是所剩無幾,但日軍至少在眼下畢竟還保持著進攻的能力。

盡管原來的日軍三十六師團調走,新換上來一個新近擴編,但武器和兵員素質都有下降的師團。而且新新擴編的師團,兵力部署密集度上也明顯沒有原來大。可這並不代表日軍的素質和裝備,尤其是補給上的優勢落到中國軍隊後麵。

其戰術水平和裝備水平,仍然遠遠的高於中國所有的軍隊。尤其是對裝備更差,彈藥更加不足的八路軍,日軍的武器裝備優勢和補給上的優勢,依舊是相當的明顯。這個差距,是八路軍永遠無法彌補的。

重慶方麵的美援別說現在依舊是杯水車薪,就算是所有的軍隊都換裝成美製武器,也不會調撥一槍一彈給八路軍和新四軍的。麵對日軍,直到戰爭結束的時候,八路軍依舊沒有改變缺槍少彈,無力與日軍正麵抗衡的局麵。

這也造成了日軍掃蕩至少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這段時間裏麵也許依舊會相當的頻繁。尤其是春耕與秋收兩季,日軍的掃蕩肯定還會持續。再加上日軍現在正在不斷的擴充偽軍,以彌補自己的兵力不足。

偽軍的戰鬥力雖說差了一些,裝備也遠遠無法與日軍相比。但是這些偽軍大部分都是地頭蛇,在極其熟悉的本鄉本土作戰。對敵後戰場的威脅和破壞,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還要超過日軍。

常娟是一個女同誌,身邊隻有一個警衛員。她身邊的地方工作人員,要麼本身就是沒有槍,要麼就是一些手槍。不僅軍事素質不行,而且本身也不是戰鬥人員。壺北的地方武裝,戰鬥力和裝備都不足。隻有一個五十多人的公安中隊,還算是戰鬥力略強一些。

自己的部隊是軍區機動部隊,說拉走就會拉走。到時候常娟身邊隻有一個戰鬥力弱,裝備也相當差的縣大隊。沒有一個可靠的隱蔽點,對於作為地方政權隻能堅持在內線活動的常娟,包括其他的地方幹部來說都相當的危險。

這裏地形隱蔽,又控製著周邊的製高點。周邊又都是茫茫群山,距離公路還有幾十裏的距離,回旋餘地也相當的大。一旦形勢不利,常娟帶著她的地方幹部和武裝,來到這裏隱蔽堅持,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