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不是兵的事情(2 / 2)

“那時候我還年輕,要是擱現在的年紀,也就真的不走了。老婆孩子熱炕頭,那日子過的也就真的很舒服。團長你不知道,當年這裏的規矩女孩子不許外嫁,隻能招上門女婿。娶媳婦的時候,也要保守村莊秘密。隻許媳婦回娘家,不許親家到這邊來。”

“成親的時候,又村子統一出錢在娘家辦,不許回村子裏麵辦。女人回娘家次數,一年是有規定限製的。這裏的人,為了保守村子的秘密,可是真的下了血本。好在七七事變小鬼子進入山西之前,民國開始後山西大致還算平靜。”

“不像是周邊幾個省那樣,今天直係、明天奉係,今兒西北軍、明天中央軍的。雖說也有客軍路過這裏,但晉綏軍一直牢牢的控製著地盤。再加上路難走,也就一直都沒有受到外人騷擾。”

“團長,其實有的時候那位山西王,我還真的有些佩服。在當初軍閥混戰的時候,周邊幾省都成了主戰場,山西卻是始終沒有被波及。中原大戰之後,西北軍徹底的分崩離析。投靠中央的投靠中央,自謀出路的自謀出路。”

“就連撤到山西的幾萬人馬,雖說沒有接受中央的收編,最終還是接受了番號。西北軍作為一個整體,已經徹底的不存在了。可他的晉綏軍雖敗,可除了斷後的幾個師之外,基本上完整的撤了回來。”

“中央軍也好、入關的東北軍也好,都沒有能夠進入山西。當初撤到山西的六七萬西北軍餘部,也沒有敢搞什麼明堂。西北軍那位馮老總成了光杆司令,也丟光了自己控製的西北所有地盤。”

“可他老先生出去躲了一段時間,回來又是山西王。丟掉了河北、平津的地盤,但根本的山西地盤卻保住了。這山西地下到處都是煤,山上有木材和礦產,晉中和晉南的糧食,還有運城的池鹽。又有晉商的老底子,相比周邊的幾個省是真的富。”

“而且山西表裏河山,向東出太行可以直入平津和河北。向南,直接可以南下經略中原之地。向西,渡過一條黃河就是陝西。向北越過長城,可以直接殺入綏遠、察哈爾,甚至可以直入外蒙古。”

“打了敗仗向回一縮,東有太行、西有黃河,向南有中條山、北有長城一線,周邊幾乎都是天險,誰也奈何不了他們。即便是日軍進攻山西的時候,娘子關、忻口兩大會戰,也打的是相當吃力、傷亡倍增。”

“要不是晉綏軍隻擅長防守,空有中國各派係最強大的炮兵,可這進攻的能力實在有限。就憑山西的富庶,再加上太原兵工廠的軍火支援。統一中國不敢說,可控製整個北方還是沒有問題的。也許富庶的地方來的兵,戰鬥力都不強吧。”

對於董平的感歎,李子元想了想,卻是搖了搖頭道:“富庶地區來的兵,不見得戰鬥力就真的不行,關鍵還是在部隊的訓練和教育。山西是富庶,可那是指的咱們所在的晉東南,還有晉中平原地區。”

“要是呂梁山、中條山那些地方,一年打的糧食都不夠吃,那裏還稱得上富裕?可你能說那裏征集的兵員,就一樣能夠打仗嗎?還有,我們現在大多數部隊的骨幹,都是山西本地人。與晉綏軍兵源頭構成,幾乎是同一個地區,你能說咱們八路軍不能打仗?”

李子元的話音落下,董平陷入了沉思。他有些東西,還真的沒有想過。晉綏軍裝備比他原來所在的西北軍要好的多,可戰鬥力卻是天差地別。依靠有利地形固守還可以,但是在進攻方麵卻是很讓人瞧不起。但李子元今天的話,卻是也沒有什麼大錯。

看著董平陷入了沉思,李子元丟下手中的雞骨頭擦了擦手之後,拍了怕他的肩膀道:“睡吧,有些事情,一時想不明白就先放下。暫時想不明白的,就用雙眼去看。等到看明白了,那些想不明白的事情,就自然想通了。”

說罷,李子元也沒有再管董平,自己則躺下了。也許是爬了一天的山,讓李子元感覺到很疲憊。躺下之後,沒有多長時間就沉沉的睡了過去。而董平則坐在那裏,卻沒有絲毫的睡意,看著火堆靜靜的不知道在想著什麼。

第二天清晨,起來之後的李子元,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看著山下清晨別樣的風景,感覺到相當的舒爽。簡單的洗漱、草草的吃過早飯,李子元留下幾個戰士看守這裏的彈藥庫,自己就要帶著一行人下山。

自己出來的時候,答應三天肯定回去。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了,自己必須要回去。軍事主官長期不在部隊,這可不是什麼好事。要是這段時間上級有命令下來,這肯定要耽誤事情的。軍令如山,誰能知道什麼時候有命令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