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兄弟部隊接下來的行程,要比自己部隊遠的多。李子元並沒有要太嶽部隊繳獲的原廠三八式步槍,而是選擇了質量差很多的晉造三八式步槍。李子元的這個做法,讓副總指揮和師長等幾位首長,都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當然,幾個旅團級別的幹部,卻是多少有些心疼。這可是清一色的捷克造步槍啊,全軍區才有多少。這要是留給自己的部隊多好,可就這麼讓李子元這個敗家的犢子玩意,就這麼給送人了。
哪怕是送給了與太行軍區部隊,都是從紅四方麵軍一脈相承發展起來,兩支部隊中很多中高級指揮員,都是多年、甚至是鄂豫皖時期老戰友的太嶽軍區部隊。但李子元一下子送出一個連的裝備,依舊讓來自太行軍區的幹部心疼的要命。
盡管李子元這麼做,是為了沿途保護他們的安全。可李子元一下子送出去一個連的捷克式輕武器,仍然讓有些幹部捶手頓足,恨不得將這些裝備都給自己部隊捎帶回去。當著副總指揮和師長沒有人敢當麵罵娘,可在這些幹部的心裏麵,李子元已經與敗家子劃了等號。
當然這些幹部怎麼想的,李子元倒是也能猜出來。但他對於自己將部隊裏麵不多的捷克式輕武器,幾乎一下子都送了出去,卻是根本沒有感覺到心疼。對於他來說,捷克式武器是好,子彈也能與國造和比利時造的七九步槍通用。
可槍這玩意,在有用的人手裏麵才是最能致命的武器。這些首長的安全,要比這些捷克式武器重要的多。送了就送了,這沒有什麼好後悔的。自己即便不能搞到新的捷克武器,可搞到國造的中正槍、、捷克式輕機槍並不是什麼難事。
鬼子和偽軍使用什麼武器,自己就能搞到什麼武器。別看晉造六五步槍質量不好,可上了戰場一樣能夠繳獲真正的三八式。不過對晉造武器也的確有些不感冒的李子元,也正想趁著這個機會給好武器被送走了,心裏麵也很別扭的部隊,再換上小鬼子原廠的三八式步槍。
在布置完畢陣地後,李子元交待指揮狙擊小組的大李,第一槍就要敲掉日軍帶隊的軍官,以及所有攜帶軍刀的人。至於偵察排得到的命令是,跟隨部隊一同衝上去。隻要日軍試圖靠攏,就集中衝鋒槍火力將其給打散。
在李子元的想法之中,他采取了即是太嶽軍區兄弟部隊常用,但又不是常用的戰術。那就是采取八路軍慣用的近距離伏擊戰,在加上近距離密集的火力。老兵精貴,李子元可不想在這裏引起太大的傷亡。
李子元這麼做的原因是有兩點,首要的原因是日軍對八路軍戰術的熟悉程度。這一百多日軍,士兵看軍銜和動作都是新兵。但是部隊中的軍官和士官,一看可就是老兵。這些作為一支軍隊主體的軍官和士官,又是長期駐紮在一線的低級軍官和士官。
長期麵對八路作戰,這些家夥對八路的戰術肯定相當熟悉。因為缺乏子彈以及武器的老舊,八路長期使用的戰術就是近戰。設伏的時候伏擊圈距離日軍距離很近,日軍進入伏擊圈打一槍然後發起衝鋒,在接近日軍的時候打一槍,在與日軍進行白刃戰和肉搏戰。
剩下的一顆子彈,留著在撤退的時候使用。一般非到萬不得已,或是不是打阻擊的時候,一般隻使用三發子彈。所以,被日軍稱之為三槍土八路。這些日軍是進入太嶽山區換防的,以日軍的要求肯定是進行過專門針對性的訓練。
而且士兵是新兵,但這些軍官和士官,可不見得都是從其他地方調來的。所以李子元在手中彈藥眼下比較充足的情況之下,采取了一種與日軍接觸過的八路戰術似是而非的新戰術。那就是在近距離使用大量火力,爭取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最大限度的殺傷並打亂日軍的隊形。
然後在集中兵力衝上去,跟鬼子打白刃戰。這樣,既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傷亡,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殺傷日軍,並縮短解決戰鬥的時間。因為眼下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場戰鬥持續的時間越短越好。
第二個原因,那就是在老兵精貴、子彈現在充足的情況之下,李子元選擇了以彈藥換老兵的做法。這兩個連都是抽調的老兵,為了編成這兩個連,李子元幾乎抽調部隊中三分之二的老兵。
有很多戰士,都是班排的骨幹戰士,也就是說都是準備的預備班長。甚至還有一部分戰士,現在就是班長和副班長。要是傷亡太大,給部隊帶來的後果可是傷筋動骨的。子彈消耗大,他還有辦法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