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王鐵石恨不得給自己幾個大嘴巴。自己的年齡都可以做那個李子元父親了,卻被一個黃毛小兒一再的戲耍。自己幾十歲的人了,卻如此的沉不住氣。內部還沒有調整完畢就急於出兵,有些太過於急躁了。
如果再給自己幾個月,將內部徹底的整頓一番,打造成鐵板一塊,再出兵是不是會更好?隻是到那個時候,日本人還有那個實力給自己做後盾嗎?想到這裏,王鐵石看了看身邊比自己,還大兩歲的那個日軍大隊長,隻能搖頭不語。
再看看他那些老的頭發都半白了,小的還沒有三八式步槍高,嘴巴上連胡子都還沒有長出來的部下。日本人連這種老頭子和半大孩子都拉出來了,還能堅持多長時間?半年之後,誰知道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光景?
隻是對於他來說,現在說什麼都晚了。當這位反應過來的老兄,想要立即收兵撤退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來的容易,想要撤走可就難了。自己的部隊現在已經與當麵的李子元所部,死死的糾纏在一起,想要撤退除非放棄三分之二的兵力。
但要是放棄這麼多的力量,對於王鐵石來說那還不如殺了他。就在他費盡心機,想要盡可能的擺脫掉當年八路的糾纏時候。卻是無論使用任何的辦法,都沒有辦法保證自己在不受重大損失的情況之下,平安的撤出來。
他在這邊正在想方設法,收攏被纏得死死的部隊。但礄口那邊的李子元,卻是明顯不打算給他這個機會。就在他絞盡腦汁想要擺脫與八路接觸的時候,對麵的李子元所部突然進行了兵力收縮。
集中大約兩個連的兵力,全力向南發起了反擊。第一波的攻擊,就直接指向了部署在礄口南麵的日偽軍炮兵陣地。而原本以為有限炮彈已經打光了的八路炮兵,也毫不吝嗇的再一次將成群的炮彈砸向了南麵。
這股發起反擊的八路攻勢極其猛烈,將原本就被周邊槍炮聲給攪合的心神不寧,原本正好進行收縮的日偽軍,第一時間就給打暈了頭。作為主力的偽軍,在第一輪的攻擊之中陣地被衝的四分五裂。
而大約一個中隊的日軍,以及一部分日軍炮兵剛想進行抵抗。卻發現八路的那門打的奇準的山炮,重點的目標就是他們。一發發的山炮彈,在日軍頭上爆炸。密集的炮彈,幾乎壓的他們抬不起頭來。
至於集中在礄口南麵,幾乎所有的日偽軍炮兵,卻是已經在李子元反擊部隊攻擊到距離自己,不到五十米的情況之下已經是自顧不暇,那裏還有精神頭去支援炮火之下苦苦抵抗的步兵?
尤其是偽軍炮兵見到八路已經衝到了自己麵前,直接將火炮和日本人都丟下,一路向著西麵倉皇撤退。前邊的偽軍一擊即潰,全部被暴露出來的日軍炮兵,已經開始接受八路輕重機槍的洗禮,就更沒有精力去支援那邊的步兵兄弟了。
見到戰局首先從南線開始崩潰,王鐵石幾乎都要發了瘋了。此時麵對著八路迅猛突擊的時候,他的部隊甚至是一觸即潰的局麵,讓他才知道自己花了很大代價。依靠日本人刺刀保護下建立的這支七千多人,看似強大的軍隊,其實是一支沙子堆成的軍隊。
一個真正的浪頭打過來,立馬在第一時間就徹底成了一盤散沙。隻是認識到這個錯誤之後,他卻是除了硬著頭皮打下去之外,已經沒有了任何的辦法。至少,他得保證自己的部下,不能徹底的崩潰。否則,別說這支隊伍,就連自己也要扔在這裏了。
但中國有句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的俗話,這位老兄卻是給忘記了。就在他緊張的收攏部隊,試圖將南線的崩潰局麵穩定下來的時候。他在東麵的一個團,現在已經是徹底的失去了聯係。除了東麵密集的槍炮聲之外,那邊已經是沒有了一點的消息。
聽到這個消息,王鐵石幾乎是目瞪口呆。他這才知道,為什麼已經幾乎已經耗盡的李子元,居然還敢在這個時候發動如此規模大的反擊。真正的原因不是他自己找死,而是人家的援軍真的到了,而且已經打到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關鍵是這股八路,什麼時候進抵礄口以東地區的,自己怎麼一點消息都沒有。從落馬出發直接插向礄口以東的那些部隊,怎麼一點消息都沒有傳過來?難道是他們成建製的叛逃到了八路那邊?想到這裏,這個鐵杆漢奸心裏麵升起來一股子說不出的感覺。、
看向四周的時候,此刻渾身上下都涼颼颼的這個家夥,總感覺周邊投過來的眼光,都是不懷好意的眼光。王鐵石在這裏汗流浹背,他身邊的那個獨立二四三步兵大隊長,此時也一樣的感覺相當的不好。